第302章 中医药调理倒经(二)(1/1)
倒经(二)
[病案]张某,一位年轻的女性,20岁,未婚。她于1976年10月28日因间断性鼻衄六年,近二年来加重的情况而住院。在过去的六年里,她鼻衄的情况一直存在,但近两年来,鼻衄的频率越来越高,大约一个月会出现二三次,而且不容易自行止血。在某些时候,鼻衄出血严重到让她晕倒。此外,她的月经也出现了异常,一个月来月经行两次,月经前后鼻衄尤为严重。
最近半个月,张某的鼻衄出血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她入院时,检查显示她的血红蛋白水平为80克\/L(8克%),血小板为66x10^9\/L(6.6万\/立方毫米),出血和凝血时间都正常,皮肤上没有出现任何出血点。
在初入院的两个月内,张某接受了多种治疗,包括凉血清热、养阴益气等方法,但效果均不佳。直到1976年12月23日,张某再次就诊。这时,她出现了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口干但饮水不多等症状。月经也出现异常,每隔半个月才来一次,每次月经期间,鼻衄出血加重,有时流血如线,有时点滴流出,每日如此。此外,她的嘴唇略显干燥,舌头呈现光红色,舌苔薄白,脉象方面,左寸脉湿、左关脉尺细而无力,右手脉寸关弦大而滑,右尺脉滑细而数。
[治则]清泄肺胃,抑折虚火,清肝凉血。
[方药]黄芩炭10克,焦山栀10克,丹皮10克,知母12克,炒黄柏5克,龟版24克,早莲草24克,生地24克,紫草12克,地榆炭18克,荷叶10克,桑叶10克,另以大黄粉3克,甘草粉3克不放盐煎蛋吃。服上方1剂后,鼻衄止,续服多剂,十八天后血红蛋白已达130克\/L(13克%),血小板82x109\/L(8.2万\/立方毫米)。当月在经行时又鼻衄一次,顷刻即止,尔后一直未再鼻衄,内热之象渐息,脉转缓细,舌尖变为淡红,又服养血育阴药6剂,于1977年元月24日出院,病愈。
[评析]倒轻一证,多属肝经郁火,前人主张用丹栀逍遥散加牛膝治疗。此例始投清热凉血等法无效,乃仔细诊察推敲病机,改予分经理邪之法而获效。方中黄芩、山栀、丹皮、桑叶善于清泄肺胃,凉肝而祛血中伏火,知母、黄柏、龟版抑折肾经虚火,早莲草、生地、紫草、地榆凉血止血。血液下漏频频,清气陷矣,桑、荷二叶善举下陷之清气,又能引伏热外达,血液上溢汹汹,以大黄之苦寒,折伏火热下行,并佐以甘草和中举陷降逆,分经理邪,导热出路,多方以求,冀其血止。
以上文本描述了治疗肝经郁火的一种方法,即丹栀逍遥散加牛膝。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有效的。因此,医生需要仔细诊察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的成功说明了治病必须先识病,更要曲体病情,知常达变,机圆法活,方能排疑解难。
在治疗肝经郁火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灵活地调整药物配方。例如,对于血液下漏的患者,可以使用桑叶和荷叶来清泄肺胃,凉肝而祛血中伏火;而对于血液上溢的患者,可以使用大黄来折伏火热下行。此外,医生还需要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变化,适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配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治疗肝经郁火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灵活的思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治疗方法和药物配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治疗肝经郁火,帮助患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