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京师震动(1/2)
见皇甫嵩怒气冲冲地赶到了鲁山,张杨和蹇雍只得硬着头皮前来拜见,“见过大人……”
皇甫嵩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语气不善,“李汗青那厮现在何处?”
张杨暗暗叫苦,却也只得硬着头皮指了指鲁山,“那厮就在山中,末将前后派了两拨斥候进山探路,却只有一骑得以返回,只是,他也没来得及禀明详情便断了气,第三波斥候尚未回来。”
闻言,皇甫嵩皱眉望了望横亘在前的莽莽鲁山,随即一声沉喝,“传我帅令,立即强攻!”
自有传令兵匆匆而去,不多时,前面的骑兵纷纷让出路来,一队队明盔亮甲的步卒杀气腾腾地开上了山路,前后络绎,连绵不绝,铿锵的脚步声响彻山林,“咵嗒……咵嗒……”
皇甫嵩驻马而立,遥望莽莽鲁山,良久一声轻叹,“这鲁山便是一座天然的险隘啊!”
周围众将佐唯有默然。
其实,官道自鲁山东麓蜿蜒而过,算不得险要,可是,眼下李汗青那厮却守在山中……有那厮在,这鲁山就成了险隘!
沉默良久,一个身着文官袍服的半百老者犹豫着劝了一句,“大人……何不绕道叶县?”
皇甫嵩皱了皱眉,稍一犹豫,一望张杨和蹇雍,“张从事、蹇校尉,你立刻部绕道叶县,快马加鞭,尽快赶到鲁山北麓,堵住李汗青……”
“嘭嘭嘭嘭……轰隆隆隆……”
指数,他话音未落,便听得山中一阵巨响传来,顿时地动山摇。
“唏津津……唏津津……”
战马受惊,嘶鸣声此起彼伏。
皇甫嵩慌忙死死勒住马缰,堪堪稳住了身形,却已脸色煞白。
张杨也是脸色发白,“大人,鸣金收兵……”
不待张杨说完,皇甫嵩却是脸色一沉,一声厉喝,“继续增兵!”
他自然知道南阳黄巾军有震天雷,却也知道炼制震天雷离不得硝,而此物又极为难得,眼下黄巾贼寇在汉江畔以震天雷开山修路,军中所剩震天雷定然极为有限!
众将不明所以,但军令难违,很快,又有千余步卒浩浩荡荡地朝山中开去。
“报……”
只是,不待增援部队完全入山便有一个军士自山中匆匆奔出,“贼寇已经逃遁……”
李汗青确实跑了,不过,却并未跑远,他在这条自鲁山东麓蜿蜒北去的官道上布置了三道防线,眼下弃守的只是第一道防线。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李汗青带着五十多骑匆匆地奔往了第二道防线,紧跟在他身后的王顺却有些不甘,“大帅,为何这么轻易就让汉军过来了?”
李汗青微微一愣,旋即一声笑骂,“你真以为守住了鲁山就能挡住数万汉军?就不怕他们绕道叶县抄我军后路?”
进出南阳的官道可不止一条,但凡追上来的汉军将领不犯糊涂也知道分兵包抄的道理,能在这里给汉军制造一些伤亡,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刘季也笑着附和了一句,“一旦汉军以精骑绕道叶县,最多四个时辰便能赶到鲁山北面,断了我军的退路!”
王顺不禁大脸一红,却仍有些不甘,“大帅,要不然……俺们干脆就去打汉军的骑兵吧?”
闻言,刘季猛然扭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真当汉军的骑兵都是泥塑的,当夜在精山,要不是大帅以身……”
不知为何,每每想起当夜李汗青独自在重重敌骑中左冲右突的情形是,他就只觉心酸。
他是我们的大帅不假,却也只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但一直以来,都是这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在拼命护着俺们黄巾军,护着俺们……
可是,不待他说完,李汗青便一声长叹,打断了他的话,“也不知道窦平、孙夏他们进展如何了?”
刘季微微一愣,没有再继续数落王顺,连忙一振精神,笑着安慰了一句,“大帅,只要他们按照您的计划行事,定然不会出什么岔子!”
窦平、孙夏兵分两路,攻打城池或许有些困难,但沿途的各处村寨哪里能抵抗得住!
就在李汗青与皇甫嵩部鏖战鲁山之时,孙夏所部已经溯汝水而上一路推进到了梁县,窦平所部也推进到了阳翟城已北,沿途各村寨根本就没有像样的抵挡,附近守军紧闭城门,只怕被攻击,哪还敢主动招惹他们?
两人带着所部将士在沿途各村寨惩不义、分钱粮,大肆宣扬黄巾军,好不热闹,不过短短两日便闹得州县震动了。
两日下来,他们不仅从那些被惩治的高门大户收罗了许多牛马,还收容了不少来投效的穷苦汉子,人马不减反增,颇有“黄巾至,穷苦百姓影粮云从”的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