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领导的支持(1/2)
初步交流之后,两位领导也就必须得回城了,毕竟太多的工作在等着他们。
在回去之前,孙高官对李二顺和朱家村的基层干部门说“要大力发展大棚种植,现在你们有这个财力和能力去发展这项工作。
那么你们就要更努力的,为奉天老百姓的菜篮子里面多增加几样蔬菜。
现在这个天气,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起新的大棚了。如果能够通过一些手段,在这个天气里,再多起一些大棚的话,那就更好了。
现在到开春第一批青菜上市,还有至少四五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如果你们能够再多起一些大棚的话,那对于奉天的百姓们来说,可算是一件大好事。”
村高官说道:“领导,我们原来把集体的土地拿出来了一小部分,租给了李长安,如果领导认为这样可以的话,那么我们将会把所有的集体土地全都租给李长安。
这样既能让村里老乡们都能得到一些红利,也还能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工作。在保证公粮和口粮田的基础上,我们准备把所有的土地,都改成大棚蔬菜种植地,您看这样行不?”
两位领导对视了一眼,沈高官说了一句:“原则上这是没有问题的,在法律上也没有规定不允许出租。
但是这份出租协议,必须要得到村民投票通过,而且赞同票必须在六成以上,也就是说,必须是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都同意之后,这份出租协议才能生效。
而且出租的土地,必须明确土地用途和使用范围,出租时间和出租价格。
这样,下午我让管理这一块的部门同事过来,帮你们确定法律范围,然后帮你们起草一份正规的土地出租合同。
这份合同可以一式四份,生效之后,你们双方各留一份,然后把另两份送到市政府,我们留一份备案,还会把另外一份送到省政府备案,这样你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干了。”
沈高官的这些话,一下子就让所有朱家村的基层干部们的心都放了下了。
沈高官的这一番话,就是用省市两级政府给他们支持,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那也是有高个的在给他们顶着,他们只不过是执行的小虾米,屁事没有。
现在虽然在搞改革,搞开放,但是现在毕竟是初期阶段,很多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虽然国内有的地方,早就把村集体土地给出租出去了,也没人查,都是在看,看走向,看形势。
但是很多事情就是那样,如果真的有人说你擦边,那还真的可能就是擦边,说你没事,那也可能就是屁事没有。
但是这些基层干部们,身板小,体格弱,他们可担不住什么风浪,所以沈高官就用背书这种形式,来为他们的行为定性。
即便以后有人想要找麻烦,那也得先来找他们这些高层领导,这对下边的基层干部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保护。
做为一个高层领导,如果你连下边跟着你拼命干活的手下都保护不了,那谁还敢跟着你去做事。
哪天一有事了,你领导先躲了,连个头都不露,就知道让下边的人去顶缸,那这样的领导是走不远的。
沈高官的这些话,孙高官在边上也是点头认同的。这在市里班子上就可以说是通过了,两个老大都点头了,剩下的如果还想跳脚找刺,那就是真的不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了。
领导们走后,第二天朱耀灵也走了,他也得回港岛了。
而朱家村的人则是开始了冬季大建设。
在两位领导离开的当天下午,就有管这块的人来到了朱家村。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当场就拟定了一份滴水不漏的集体土地出租合同,合同期限三十年,承租人是李长安。
合同一式四份,来帮助拟定合同的政府人员带走了两份,剩下的是村委会和李长安各一份。
合同签订后,就得想办法为领导去解决困扰了,好处已经拿了,那就得干活了,这点自觉,作为村领导层和李长安还是有的。
然而现在土地被冻得跟铁板似的棒棒硬,那怎么起大棚的立墙。
这其实也难不倒这些人,土地不是冻硬了吗?那就烧。
先画线,把每个大棚的立墙基础都用石灰粉给画出来,然后木头棒子加煤炭就在那线框里面烧,把那条地基沟给烧化了,奉天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煤炭。再说也不用化多深,有个二十公分就足够了。
而起墙的土,则是在取土地挖出来,然后弄到空的大油桶里,大半人高的大油桶,在顶盖用气焊割出来一个窟窿,把土弄进去,桶的下边弄上一个轴和摇把子,放在一个架子上,地下生上火,铁桶一摇动,一个滚筒式的烘干机就出来了。
烘干的土就可以用来干打垒了。
只要大棚扣上,烧上两天火墙,那大棚里的地面也就化透了。
而挖立墙地基,在地烧化了之后就是挖机的事了,李长安找到了最开始就给他们干过活的单位,又租了四台挖机过来了。
那单位领导也知道这个朱家村不简单,能多个这样的朋友,那还不是好事吗,再说人家也真的是给够了租金,还给自己家送了一筐青菜。
这些菜在这个季节绝对是稀罕物,在整个奉天市,能卖这种青菜的,只有在市里的那一家朱家村开的菜店才有的卖,那价钱可不便宜。
现在人家送的这一小筐青菜,足够自己一家子和两边老人那边都吃上两天的了,能在冬天吃上这个,那可是倍有面子的事了。
而那朱家村的店面,能开在市里,还能安稳的经营赚着大钱,那背后能简单吗?
有赚钱的,就一定有眼红的,奉天社会上,有个还算是有点身份地位的老大,仗着背后有点靠山,平时很多人也很给他面子。
慢慢的也就开始目空一切了起来,朱家村的菜店开了三天,他就带人上了门,直接告诉在那管店的村民,这个店他买了,以后你们这些地里的菜只能卖给他。
而他买店面的钱就给了一块钱。
在他看来,他能给那一块钱就是给这帮老农的面子了,这就是正常的买卖,至于这帮老农会不会卖,对他来说,这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try{ggauto();} catch(ex){}
也许是平时被人捧得有点飘得太高了,他来之前,都没有打听清楚这个店面的后边是什么人,在他看来那就是一群卖菜的老农,还能有什么能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