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暗中的反抗(1/2)
“朝廷离不开漕运,因为人们需要吃粮,这是国家的根基,而这份根基,养活了太多的蛀虫,其中多少勋贵伸手,他们躲在后面,把商人推到前面,朕要亲征,不过养了一些兵,他们感受到了威胁,就敢把米价涨起来,全然不顾江山社稷。”
朱由检问道,“他们的底气是什么?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的荣华富贵是依附大明的吗?”
王家彦看样子不怕死。
历史上也的确殉国。
既然此人像个不怕死的,朱由检愿意请教他。
王家彦怀疑自己听错了。
皇帝疯了?
王家彦一脸惊疑。
“前些年的时候,朕告诉勋贵们,他们要把祖宗的本事捡起来,恢复勋贵子弟们骑马打仗的本事,结果成国公告诉朕,他的儿子体弱,吃不得这份苦。”
“如今想来,连成国公这样一等门楣的勋贵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咱大明的勋贵沦落到何等地步了。”
“一门心思伸手,犹如堤坝里的虫蚁,只能看见眼前的一片地方,拼命的吃啊吃啊,全然不顾堤坝垮了,他们不也一切覆灭,难道他们还想在大顺朝继续当勋贵?”
“你们这些官员还能在新朝继续做官,他们那些勋贵还指望能在新朝继续当勋贵?”
“家里积攒了不可计数的财富,养了好多的商人,垄断了京城的粮食,难道指望新朝不会找他们伸手?”
王家彦不敢任由皇帝继续说下去,这已经不像是讨论问题的态度,连忙出声。
“臣是大明的臣,臣不知道什么大顺东顺,真如皇上所言,大明倾覆的那天,皇上是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了不得殉国罢了。”
“可若是君都放弃了臣,臣又该如何自处?”
朱由检被王家彦的话堵住。
王家彦说的没错。
但就是这份没错,让朱由检非常郁闷。
天下明明是天下人的。
大明虽然不好,可接下来的大清,所有人都沦为了下等人,只怕更多的人心中懊悔,可是懊悔有用吗?
朱由检在非洲呆了许多年。
非洲贫穷、战乱了多少年了。
他们就难道没有人想要改变?
他们就没有英雄愿意牺牲自己,希望能改变自己土地上的命运?
奈何面对实力上的差距,他们就算内心有再多的呐喊,也只能是无用悲鸣,丰富别人的谈资罢了。
不光无可奈何,离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大到凭借自身没有丝毫追赶上的可能。
就像西方的记载里。
亡国之后的大宋百姓,他们说话温声细语,举止之间犹如君子,可当他们见到蒙古士兵的那一刻,这些人都闭上了嘴巴,不敢多说一句话。
把这些情况看在眼里的西方人,冒出这些亡国之人的内心怎么想的好奇,并且记在了纸张上。
讲大道理的是这些人。
亡国的元凶也是这些人。
朱由检放声笑了起来。
皇上的笑声,惊动了外面的侍卫和勇卫营的勇士,众人纷纷回头看了眼,看清楚情况后,众人才回去自己原来的位置。
“既然爱卿是忠臣,朕要中兴大明,而爱卿又协理京营,朕把京营托付给爱卿,京营不是没银子吗?朕这里有,就在皇宫,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爱卿带着朕的圣旨,把京营拉到皇宫来,朕要亲自检阅操练。”
try{ggauto();} catch(ex){}
朱由检给了王家彦一份差事。
由协理京营改为管理京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