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BP机vs大哥大(2/2)

此后,手机的“瘦身”进程越来越迅速,仿佛一场科技的接力赛。

1991年,手机重量就降到了250克左右,变得相对轻便了许多;1996年秋,更是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仅为100克的手机,这让人们愈发觉得手机正逐渐成为生活中可以轻松携带、随时使用的便捷通信工具。

再往后,到了1999年,手机更是轻到了60克以下,真正实现了轻巧便携,成为人们手中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侣”。

大哥大手机在1986年采用了第一代移动通讯系统(1G),这种系统使用模拟信号传输,在当时也算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

然而,它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由于各国标准不一致,导致无法实现全球漫游,这就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和普及程度,就好像给它的发展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

……

与bp机相比,大哥大,或者说手机的科技含量那可就高太多了。

用通俗的话说,bp机就相当于一个简单的收音机,功能单一,只需要接收服务站发送过来的信息就好了,就像一个安静的“信息接收员”,被动地等待着消息传入。

而手机则截然不同,它里面相当于内置了一个信号发射器,也就是迷你版的服务总台,或者叫基站。

手机的工作可不简单,它不仅要能够接受到基站传来的信号,还必须能够把自身发出的信号发射出去,让基站接受并转发,如此才能实现双向的通信交流。

当然了,这其中的原理肯定要比这复杂得多,孟凡心里明白,只是大概用这样通俗的方式去理解罢了。

所以说,眼瞅着现在这个时候,真正被大众所熟知、广泛使用的大哥大还没有正式出来呢,而且第一代大哥大使用的还是模拟信号,后面的手机则逐渐过渡到使用数字信号,通信技术的迭代更新已然是大势所趋。

孟凡思来想去,觉得当下也没必要提前做过多布局,只等合适的时机到来。

到时候凭借着自己对市场的了解和敏锐的商业嗅觉,把大哥大亚洲代理权拿到手,依靠这个难得的机会快速积累一部分资金,然后就可以直接转战2G时代了。

到了那个时候,想必又会是一片全新的通信战场,有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等着他呢,而他也早已做好了准备,要在那通信的浪潮中继续乘风破浪,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这个时候,种花家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是在绝大部分人的认知之外的,只是没有充足的资金而已。

在这个未知的维度,有了孟凡带领着一众三代们搞风搞雨,种花家绝对不会再像前世那样发展受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