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飞将神射有威名(2/2)
try{ggauto();} catch(ex){}
拥有现代考古学家身份的崔谅,在后世还了解过这样一句话:李广为将,才气无双。世世授射,射无不当。
李广这一脉陇西李氏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继承着祖上那出神入化的箭术,怪不得眼前的李雍年纪轻轻,就拥有了如此惊人的本领。
这几日崔谅和李雍同在行伍,并肩浴血作战,本就意气相投,此刻得知李雍乃前汉名将后裔,心中更对他多了几分敬意。
“飞将军英风远振,李兄也大有先祖之风,与你为友,谅何其有幸!”
“崔兄亦非凡人,又何尝不是雍的良师益友!”
两人意气相投,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闲话。
当聊到家世的时候,崔谅得知,李雍的父亲,正是宿卫京师的四品右积弩将军——李隆李业绪。
此时陇西李氏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寒门,但左右积弩将军各自统弓弩兵一千二,一般为太子宿卫,是京城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禁军力量,如果能与陇西李氏结交,自己将来无论是在陇右发展,还是找机会进京,局面都会比现在更加开阔。
当李雍得知崔谅出自清河崔氏,其叔祖正是崔琰崔季珪时,心中的敬意同样油然而生:
“崔兄叔祖崔公,乃大儒郑玄门下高徒、河北士人学子之首,文才深厚不说,一手剑术也曾名满邺都,其雅望威名,天下谁人不知?有此家学渊源,怪不得崔兄有如此武艺韬略!”
崔琰年少时曾喜好武艺,尤其喜欢剑术,少年时代还曾仗剑游历天下,拜在大儒郑玄门下之后,更是勤于学业,后来甚至成为了能够领导一众河北名士的儒学领袖,堪称大魏立国之初的风云人物。
崔谅和李雍越聊越多,大有相见恨晚的势头。
不多时,两人便带军走到了枯林北部。
血迹显得有些混乱,这是先前被四面埋伏杀散的叛军逃跑时留下的。
粗略估计,没被围歼、逃窜在外的叛军,可能还有数百人到千余人之众。
枯林不小,一逃一追之下,时间已过去了差不多大半个时辰,麹英此刻肯定已经号召到了不少的流军。
崔谅根据眼前所见,猜测出了麹英可能会做出的两种举动。
第一种情况,麹英会率领千余残部埋伏密林,伺机报复。但这种可能性是最小的,麹英的大部都遭到了如此惨败,几百个散兵游勇又怎敢以卵击石?
第二种情况,麹英会继续在外游荡,直到魏军大部撤回大本营,再伺机进城休整。
“崔兄,依你之见,那麹英会立即进西平城吗?”
“绝对不会!”
自幼就跟随祖、父研习家传典籍的崔谅并不是一个只会挥戟冲杀的莽夫,他继续分析道:
“我们的目的,是趁着麹英进城的间隙冲破西平城门,那麹英也算西州名将,肯定能猜出这一点,因此他绝不会急着进城露出破绽!”
李雍对崔谅的观点很感兴趣,继续倾听了下去:
“此时此刻,麹英也许正在探寻我军的踪迹;又或许他早已发现我军动向,打算耗到我军撤退后再逃入城中!”
李雍听了崔谅的分析后,心中也顿时想到了应对之法,眼眸中的光芒顿时变得更盛了起来: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顺势擒住麹英,夺下他们的铠甲旗帜,扮作溃逃的叛军,赚开西平郡的城门?”
——————
【《齐史》:陇西侯雍,汉飞将军广之后也,军中号为神射。】
时为曹魏太和元年,蜀汉建兴五年,东吴黄武六年。22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