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芍陂水灾(2/2)

芍陂北边临近淮河,南部是大别山北麓余脉,地形南高北低,南边山溪之水由南向北流入北部洼地,芍陂初建之时,就是利用了这种非常便利的地形条件,把低洼处积水的陂塘汇集在一起,形成蓄水的大陂塘,灌溉周边尤其是北部农田。

芍陂初建时,五座水门中的井门、羊头溪门,就是专为泄洪而设,臣估计是因为暴雨导致水位过载,泄洪不及,所以冲垮了小香等三门。

距离小香门西南方十里之处又一大片洼地,臣以为可以学霍丘县的法子,着急人力开挖坑道,引洪水过去,缓解水患。”

“哦?!”

赵景眼前一亮,刚想开口,没想到沈伦后面还有话说:“只是,洼地与水门之前有一片林园,那是南唐李氏旧贵栽种的杏树,想挖河道的话还需要毁坏一部分的树种,这一点恐怕……”

“怕什么?大难当前,天下万民当同仇敌忾,岂能厚此薄彼?”

沈伦有所顾忌,赵景可不惯着,你大户种的杏树是财产,是粮食,那百姓稻田麦地就不是财产、不是粮食了?

再说了,李唐都亡国了那旧贵算个屁啊?还能留他一条小命过活已经是天恩了,他敢不遵令办事?

“沈相,朕委任你为御史,即刻前往寿州,一是征召军民泄洪;二是彻查闸门崩裂原因,若有不从者,可行先斩后奏之权。”

沈伦往前两步,恭敬地点接过分量极重的金羽令箭。“臣遵旨!”

先斩后奏这个权利巨大到让人害怕,因为持令者可以借机诛杀掉跟自己有过节的人,再往上谎报称被杀者不遵王命、消极怠工云云,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把真实原因盖过去,只要死的人不是啥重臣,皇帝都不会闲的没事去查的。

随着沈伦接旨,这场议事就此结束。

当日下午,他在百骑的护送下,沿着雨幕出城而去。

……

五代时期各国之间有没有互派间谍赵景不知道,但他知道宋朝建立以后赵大疯狂的向诸国派间谍刺探国情,当中最有名地点一个当属北汉国宰相郭无为,只可惜这厮被刘继恩策反了……

宋辽之间每年委派的间谍数量夸张至极,比如开宝二年(公元969年),赵大一年内就抓出了辽朝间谍三十多人;而辽在同年也抓到了宋朝间谍五十多人,为此两国在年底分别展开了清扫运动,猛抓间谍,并限制异国人可入境、可逗留的人员数量、时间。

当年,像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间谍反侦查手段甚是高明,一次次躲过搜查留在了敌国。

当下的寿州就有几个辽朝间谍在,他们平日伪装成掏粪工,游走辗转于州内各地,凭着“恶心”的工作、熟练的当地方,愣是没被查出来,至今已经潜伏四年有余。

两县发生水患的第一时间他们便聚在一起打过商量,最终决定安排一人回去报信告知辽廷此事,劝耶律贤可以在此时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