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兵分三路(2/2)
快马自汴梁出发,星夜兼程前往三地传达命令,之后便是数不清的军民四面出城砍伐树木、挖沟造壑、设置拒马、加固城防,主打的就是不给敌军留一草一木。
另一方面,赵景广发告示,广散信使,让各地衙署征召船只,不管大不大,能乘人就行,仅一天时间便征得大船过百;小渔船近千。
因为是休渔期,渔夫用不着船,索性把船交了出去。毕竟他们也不希望自己会跟燕云百姓一样变成辽属汉民。
只是征集民夫的难度要比赵煚想象中难得多,大冷天的大家都不想出门受罪,况且吃食还得自己准备。
得知这一情况,赵景马上转变思路,来了招以雇代征,告诉大家现在出来破冰不是白干,每日所需口粮都有朝廷承担,战事结束后再额外发给每人一斤米面、七尺布料。
这个消息上午刚放出去,下午衙署门口就挤满了人,七嘴八舌的讲个不停。
记名的吏员大喊:“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来!”
宋民甲道:“大人,先把俺的名字记上,俺叫贞德秀,就住在西边的小碧莲子村。”
吏员:“好,记上了。”
宋民乙道:“我姓萧,叫萧黑梓,家住菜旭村。”
吏员:“也记上了。”
宋民丙:“窝…窝角孙…”
吏员汗颜:“不是,大爷,你都这把年纪了就别来凑热闹了吧,你听听话都说不直溜了。”
……
人数太多,衙署又陆续加派了七八个吏员记名,才堪堪抵挡住快要掀桌的人流。
这边筹备的如火如荼,若汉辽方面突然来一句:天冷,不打了,回家睡觉。大宋军民估计都得跑到他们家门口问候祖宗十八代。
因此为了不让先人遭罪,汉、辽两军的大旗终于出现在大宋境内了。
东线方面,前排的一人端坐马背上,嘴中边出哈气边说道:“到底是中原,同样是冬天,却比大辽境内暖和一些。”
最前头统帅咧嘴一笑,接话称:“南朝占了好地方,物产丰富、运输发达,良田四处皆有,不像大辽,种地还需要往南边靠。”
南朝即是辽对宋的别称,因为宋位于辽的南部,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关系来称呼。
同时,辽朝也有自称为“北朝”的情况,以此来强调自己相对于宋朝的北方地位。
然而,在一些文献中,辽朝也有将宋朝称为“汴寇”、“宋国”的记载,其中“汴”指的是宋朝的都城东京汴梁,而“寇”则带有贬义,表示敌人或盗贼。
这些称呼反映了辽朝对宋朝的复杂态度,既有一定程度的尊重,也有敌对和轻视的成分。
讲话的二人仅看外貌年纪相仿,前者短须后者长髯,所穿甲胄类似唐宋结合,上部改造于唐时的“胸甲护具”,下部腿裙长短与宋甲基本一致,而胸前吊挂的大型圆护是辽军独有的不同之处。
眼下谈话的二人皆不是泛泛之辈,短须者是辽朝中期名将耶律斜轸;长髯公则是正史中的“车神制造者”,辽朝中期第一名将耶律休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