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战备(1/2)
讲真的,林如海的晋升速度,绝对是很快的,与之相比,状元以及榜眼,就有点相形见绌了。到现在为止,状元和林如海的品级相同,不过林如海是翰林院侍讲学士,而状元则是成了翰林院侍读学士,都是从五品。
不过正常来说,侍讲学士的地位要高于侍读学士,原因无他,侍讲学士的职责是给皇帝以及皇子讲解经史的,而侍读学士则是陪伴皇帝或者皇子,学习经史的,自然是侍讲学士地位稍高。
当然了还不仅如此,要知道,当时状元授官的时候,官职是比林如海高半级的,现在地位上反而已经不如林如海了。而更差的是榜眼,与林如海相比,榜眼已经被甩在后面了,毕竟现在榜眼才升了半级,成了正六品的侍读。
可见贾琮一部功法,对于林如海的影响有多大,当然了,还不仅如此,贾琮还保了林家老爷子一命,也就是因此,让林如海不至于耽误三年。
要知道红楼书中的林如海,只是巡盐御史,那不过是个五品官罢了,毕竟书中提过一嘴,紫鹃骗贾宝玉的时候,说林如海升了道台,这道台不过是四品罢了。
这个巡盐御史的官职,就地位来说,是远低于林如海现在的侍讲学士的,毕竟就林如海现在的情况,如果去六部,最少也得升半级,也就是员外郎。
如果去都察院,最少也得给个右佥都御史,也就是比左佥都御史低一些的正四品。而到地方,没有一个从三品的职位,都不足以安排现在的林如海,侍讲学士就是这么牛。
当然了,他虽然是侍讲学士,但一般是不用上朝的,原因很简单,他一大早就需要根据安排,去给皇子上课,也就是因此,现在的林如海并不在林府。是以贾琮到了林家,自然是去找贾敏了,至于林家老爷子,也就偶然需要贾琮帮着回答一些问题,平时贾琮和他接触的很少。
见了贾敏,自然也就见到了林黛玉以及林璟玉,不过林璟玉还小,现在还不需要教导,倒是黛玉,现在已经开始认字,贾琮到的时候,正在那学三字经呢。贾琮自然没有打扰她学习的意思,直接将朱敷锦介绍给贾敏之后,贾琮就让朱敷锦先留在林府,而他则是回贾府,忙他的事情去了。
现在贾琮虽然没有打算继续探索大荒了,但贾琮还是有不少事情的,首先就是工厂的事情。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贾琮想要建设的项目,有些已经完成了,就比如水库。
由于只是一个小型的水库,所以建设并没有花费贾琮太多的时间,毕竟很多东西,都是贾琮用修仙手段解决的,是以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完工。现在水库已经开始蓄水,以保证核电站的用水稳定,同时贾琮还在大坝上安装了发电设备,蓄水的同时,还能兼顾发电。
当然了,装机容量不高,毕竟只是一个小型的水库,不过虽然只是一个小型的水电站,但也有几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了,足以支撑一家中小型工厂了。不过放在贾琮现在的各个工厂面前,就只能作为辅助电力了,没办法,贾琮的几家工厂,都是耗电大户,等工厂正式投产,都是电老虎。
就如现在已经建设好的空气分离工厂,用的是液化空气分离工艺,算是最简单也最困难的工艺了。说简单是工艺简单,只需要用大型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同时进行降温、除湿、除杂等处理,就能让空气液化。
接着逐渐升高温度、降压,自然而然的就能将空气分离,但想要满足氮肥厂以及炼钢厂的氮气以及氧气的需要,工厂的产能需求,就非常高了。要知道生产一吨液氮或者液氧,大概需要二百多度电,而贾琮准备的化肥厂,年产量则是百万吨往上的。
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近五十万吨液氮,仅仅生产液氮,就需要用一亿度电以上。除了液氮,还需要氢气,每制取一吨氢气,就需要五万度电,这样的情况下,百万吨化肥,就需要制取超过十万吨的氢气,耗电量将达到五十亿度。
而生产化肥的时候,用电量同样巨大,虽然贾琮不使用煤炭作为原料,让整个生产工艺大为简化,但每生产一吨化肥,同样要上千度电。这样一来,百万吨化肥,消耗的电量就是上十亿度,而总耗电量,更是要到六十亿度以上,总之,各个工厂需要的电量,是海量的。
当然了,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工艺也是没办法,这个时代完全就是没有工业的时代。如果选择煤为原料生产化肥,百万吨的化肥,需要的原料煤炭将是近两百万吨,仅仅挖出这么多煤,然后完成运输,就是个大问题。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想要生产化肥,还需要用电,就算是贾琮炼制的发电机组,让发电厂能够达到超超临界的程度,如果使用火力发电的话,仅仅化肥厂的运行,每年也需要近五十万吨煤。如果再算上钢铁厂的需求,好家伙,就是一个煤炭开采,都能让贾琮烦死。
没办法,想要发展出完善的工业体系,只能一步步的来,现在贾琮也就是以点带面。就比如钢铁厂,由于钢铁厂需要铁矿、煤矿、石灰石矿等矿石,能够带动采矿业的发展。同时运输这么多的矿石,贾琮也不可能选择牛马来运输,是以贾琮准备建设运输矿石的铁路。
不过这次运输矿石的火车,贾琮没有使用电力的,这次换成了蒸汽动力的,之所以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方便推广罢了。贾琮开始的时候使用核电站作为动力,那是因为没有其他好的选择,现在选着蒸汽动力,则是因为随着煤矿的开采,已经能够稳定的供应燃料了。
这样一来,推广火车就成了可能,毕竟贾琮不可能给全天下建设核电站,虽然他会推广电气工业化,但以后建发电厂,肯定还是要靠普通人的,这样的情况下,就要选择合适的机械了。
而这些,已经可以带动采矿业、运输业等的发展,同时贾琮还会在钢铁厂的机械厂中,生产相应的设备,如此,就能形成闭环。当然了,随着炼焦的开始,贾琮的化工厂也会开始投入使用,煤焦油以及焦炉气显然是不能随便排放的。
除了这些比较大型的工厂,贾琮还建设了一些小型的工厂,比如火柴厂,之所以选择这个,原因很简单,他想要给磷矿找一个下游行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实在太拉胯了,同时仅仅使用磷矿,在增产上,实在是不算明显。
没办法,种地并不是一件太简单的事情,这个时代,想要高产,是需要投入很多努力的。就比如干旱问题,虽然在历史书上,可能写了很多农业技术的发展情况,但真正用到实处的,真的很少。
很多时候,遇到干旱,都是需要农民挑水才能缓解旱情的,然而挑水,又能解决多少旱情呢?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就算是用上了磷肥,在其他条件没有改善的情况下,高产依然渺茫。
也就是因此,最开始用了磷肥的勋贵,后续支持的人就少了很多,也就是贾家,还在贾琮的要求下,继续使用,所以,贾琮需要给磷矿,找一个新的出路。当然了,灌溉的问题,贾琮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就比如高效的人力灌溉设备,贾琮已经有了想法,待机械厂投产,就会开始生产。
try{ggauto();} catch(ex){}
有了比较高效的人力灌溉设备之后,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靠天吃饭的情况。总之,贾琮这一次建设的工厂,有些多,有些已经投产,就如火柴厂,有些已经完成建设,等待运行,就比如空气分离工厂、电解氢工厂等。还有一些还没有完成建设,就比如钢铁厂、氮肥厂等,这些工厂,都是需要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的,建设速度自然会慢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