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还钱(1/2)
贾家欠国库的银子,不过区区八十万两而已,算上宁国府的,也就一百多万两。这点银子,贾琮可不会放在心上,不过虽然不会放在心上,但也不可能任由那些文官拿捏。是以贾琮想了想,就直接给出了个将银子还到内帑的建议,对于皇帝来说,当然希望内帑有钱了。
毕竟国库的银子是国家的,内帑的银子可是皇帝的,文官如果想要从内帑要钱,那就是割皇帝的肉了。贪污国库的银子,皇帝可能还能忍一忍,但贪污内帑的银子,你看皇帝能不能忍。
所以文官给贾家出了一个难题,那贾琮就回一个难题,反正这银子是肯定要还的,但还给谁那就不是文官说的算的了。而贾赦听后,也是眼前一亮,不过还是问道:“这主意好是好,但其他勋贵可不一定愿意还啊,如果我们带头还了,其他勋贵还不得把我们恨死啊。”
贾琮摇头道:“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觉得应该和其他勋贵一起死扛对吧?但现在贾家与他们不同的是,咱们已经算是进了死胡同,欠国库银子这事已经放在了明面上,特别是皇帝已经发话了。你不还,你觉得皇帝会不会找机会给你穿小鞋?”
“当然了,有我在,皇帝肯定不会太过分,但你难受是肯定的,毕竟正常来说,我是不会对皇帝出手的,毕竟皇帝牵扯的因果很大,除非他要灭了贾家。”
“而当你被穿小鞋的时候,我不出手的情况下,其他勋贵会不会出手帮你渡过难关呢?就如现在,荣府必须还上这八十万两银子,加上宁府的一共都有一百多万两了。”
贾赦想了想说道:“应该不会,就如我们四王八公,都是开国勋贵,但碰到夺嫡之事,往往都是会支持不同的皇子的。”
“毕竟我们如果支持同一人,皇上是不会放过我们的,这样一来,时间长了,我们多少都会有一些矛盾。就如我们和北静王关系最好,与南安郡王次之,与西平王关系最差,国公府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贾琮听后了然,怪不得贾赦碰到需要联系其他勋贵的事情,往往都是找北静王,原来算是一系的。也难怪原著中贾赦犯事,是西平王带锦衣府过来查抄,而北静王来了之后,却是帮着打点。
不过南安郡王却是需要观察一番了,毕竟他们算是拿探春堵了他们家的祸端,贾家与他们的关系,还要看他们将来究竟怎么做了。
当然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贾琮也就顺着贾赦的话说道:“既然不会,那当然是以贾家的利益为主了,再说了,也不是让你自己去还国库欠银啊。”
“首先你去和那些勋贵们说说贾家的难处,毕竟咱们已经被逼到墙角了,如果能体谅贾家,那以后还可以合作,如果不能体谅,那以后就不用再深交了。”
“同时找他们说的时候,还可以提点他们一下,就比如说,这一次还钱,皇帝可能不会记着谁还了钱。但如果谁没还,皇帝肯定是会记在心上的,到时候被穿了小鞋,贾家可不会出手。”
听了贾琮的话,贾赦心里一惊说道:“唉,是了,我们贾家算是被皇上惦记上了,如果这一次催收欠银无功而返,皇上肯定会把过错记在贾家头上。如果还了,那被惦记上的,就是那些没有还的了,我这就去找北静王,想来他能想得明白。”
贾琮见贾赦要走,赶忙说道:“等等,你们不会就准备拉着银子去还欠款吧?那你觉得你们能将银子送进宫吗?估计刚到皇城,你们就得被文官们堵住去路。”
贾赦闻言想了想说道:“还真有可能过不去,毕竟去皇宫要经过六部衙署,这样的话,那我们要怎么将银子送进宫,算上宁府,我们差不多要十来车才能装完。”
银子可不是轻便的东西,一百万两银子,算下来就差不多有近四十吨了,这个时代的马车,也就装个千把斤的东西,一百多万两可不就是需要十来辆马车才能装完吗?
这么多车,拉的还是银子,为了安全,最少也得安排大几十人护送,不然在城里,也有可能被人给抢了,而这么大规模的车队,又怎么瞒得住文官呢?
贾琮听后笑道:“你忘了储物袋了?你直接将银子都装进储物袋,然后和那些欠银的勋贵们一起,直接进宫去见皇帝。”
“然后让皇帝将国库的欠条,直接拿到手,然后当面清点,直接就将银子送进内帑,到时候发生什么事可就和你们无关了。不过有一点,你一定要注意,那就是各家的银子,一定要分开装,且贴好封条。”
贾赦闻言不禁皱眉说道:“贴封条没必要吧?都是勋贵,不至于坑我贾家吧?”
贾琮摇头道:“怎么不至于?那可是关乎几十万两银子,你不会忘了水泥厂的事情了吧?如果他们真的可信,水泥厂能弄到现在停产的地步吗?小心无大错。”
贾赦想了想点头道:“好吧,不过说到水泥厂的事情,我倒是想起来了,这次的钢铁厂以及化肥厂等,他们也想参合进来,你说我要怎么和他们谈?”
“我现在都不知道你准备建设多大规模的工厂,以及这些工厂究竟值多少钱,更不知道将来会有多少赚头。如果和他们要的少了,估计你到时候又只会拿出一点点利益了。”
贾琮想了想说道:“如果算真实的价值,那根本不是你们能够想象的,我拿出来的技术,如果不附上所有图纸以及说明,让他们独自发展,二百年内不可能实现。就是我给出所有图纸以及说明,让他们按照规划发展,五十年内也很难有什么太大的成绩。”
“所以如果让我说的话,明年的那几个工厂,给他们算个优惠,就作价一亿两吧。一共分成一万股,一万两一股,他们出多少银子,就算做多少股。当然也有上限,就按两千万两来吧,如果超出了两千万两,多出来的就等以后吧。”
贾赦听后,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实在是贾琮说的价格太高了,一亿两啊,那可是一亿两。良久贾赦才说道:“你知道朝廷去年的赋税才多少吗?不过区区三千多万两而已,你这是直接要了朝廷三年的税赋,这要价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贾琮摇头道:“高?这才哪到哪,你可知全国有多少田地?我估计应该快有十亿亩了。等氮磷钾三种肥料齐全之后,如果这些土地全部使用化肥,一年就差不多要用十几亿包一百斤一包的。”
“就算一包一百文钱,一年仅仅化肥,就最少是两亿两的生意。而且你不要忘了还有机械厂呢,以后等机械厂开始生产之后,你才能明白什么是工业化。现在矿山、水泥厂以及发电厂,那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等钢铁厂建成,贾琮肯定是要上火车的,不然矿石运输,问题就太大了。毕竟初期贾琮的要求就是年产百万吨,而想要达到年产百万吨钢铁,就需要运输几百万吨的矿石。
而出产的钢铁以及机械,也不能用马车来运输吧?毕竟载重量太小了,所以当钢铁厂开始建设,那么贾琮肯定是要弄出一个比较全面的配套体系的。不过对于贾琮说的,贾赦很难共情,他根本不了解机器大工业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只是觉得贾琮说的有点假。
是以贾赦问道:“能不能少算点?一亿两太多了。”
try{ggauto();} catch(ex){}
贾琮摇头道:“一亿两并不多,如果他们不愿意加入的话,那就算了,不过你倒是可以去争取一下皇帝。如果他愿意拿优质铁矿、煤矿以及盐业准入权入股的话,可以给他两成的股份,你可以明确告诉他,这是我说的,想来他会同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