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扬长避短(2/2)

郑芝龙也觉察到了太子刻意避开了最为敏感的海税,说明对方早有准备,知道当下东南沿海均被郑氏把持,朝廷即使想收这笔钱,也只能只水中望月而已。

“哈哈哈哈……大哥说的是,没了咱家的保护,红夷早就打上门去了,朝廷的颜面必然扫地,这太子爷也算是识趣,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郑芝鳌认为太子爷对当下的局势很了解,朝廷水师难堪大用,郑氏就是大明的海上防御屏障,收那几十万两的海税,根本就养活不了能够抵挡红夷进攻的水师。

“极是!极是!咱家在料罗湾打得刘香兵败身亡,红夷吓得都退避三舍,跑去了东番,在这片水域,谁敢小觑咱家的实力?”

对于自家的庞大舰队,郑芝豹显得得意洋洋,在东洋,郑氏敢说第二,就没人敢居第一,红夷不服也得服,不然就找打上门,教教他们谦虚做人的道理。

郑芝龙觉得差不多了,而且晚宴也准备就绪,便开始与一众亲系大快朵颐起来,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好不痛快。

吃饭的时候又提到了在京城品尝过的诸多美味,听得众人都不禁垂涎欲滴,想要让后厨们尝试一番。

金门这边的海鲜可是应有尽有,但最为常见的做法就是水煮与爆炒,但远远不如郑芝龙在东宫吃到的那些美味来得鲜香嫩滑。

同样是做鱼,御厨做的菜肴就是比自家厨子做得要吃许多,用料与火候都很是讲究,力求完美,相比之下,自家大厨的表现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对比之后,郑芝龙在意识到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的道理,往后看看能否找太子爷要几个御厨,最好是福健籍的,这样用闽语吩咐起来也容易一些。

“大哥,你说咱家还要用船往北边的苦兀运人?”

听到郑氏还要接下这个苦差事,已经喝的满脸红光的郑芝豹顿时有些错愕,一脸的不情愿,这活计好像完全赚不到银子。

“太子爷说大明藩国众多,每年消耗钱粮无数,朝廷早已无力供养,要请各地的藩王移珉海外。让他们自食其力,可建藩设府,招兵买马,只要有能力,均可独霸一方,朝廷往后也不会向其收税。苦兀岛便是藩王在海外的封地,晋王和代王均已同意将本国迁往该岛,就等咱家排船运人了。”

郑芝龙对于某太子执意实施的削藩之举不置可否,但大明境内要是少了几十个藩王,倒是可以给朝廷省下不少的钱粮,不论是赈济百姓,还是抵御东虏,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太子爷要移藩,那些藩王就不会抗拒?”

这可是天大的事情,郑芝凤也在报纸上看到了,但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貌似有违大明祖制。

“抗拒?呵呵,那些藩王哪个手里有兵?王朴在大同叛乱,代王被挟持,家当都差点丢光,再发生一次类似之事的话,只怕连个银锭都剩不下了。就算没有这种事,各地的贼军不断袭扰,藩王们也是害怕得很。兵权在太子爷手里,若是官军不去驰援,在贼军的猛攻之下,哪个藩国能够守住?海外虽远,可也避开了贼军,到了那边尽管是从头开始,可也再无须担心被灭国的闹心事了,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岂不快哉?”

郑芝龙要是手里没兵,当然也怕贼军的袭扰,若是朝廷不派兵前来进剿的话,自己巴不得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呢。

那些个藩王自然也会跟他的想法一致,大明境内的藩王虽然是锦衣玉食,但终究手里无兵,心里发慌,自行募兵又会担心被冠以谋逆的罪名,而被朝廷惩处。

这样移藩海外的话,朝廷就管不着了,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随心所欲地使用手里的权力,比在本土憋屈受气要强太多了。

藩王嘴上说要效忠天子,忠于朝廷,心里都在权衡利弊得失,看看其他藩王是怎么打算的,自己再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如今有了代王与晋王带头,其他藩王不想移藩都不行了。在太子的介绍下,郑芝龙也见过这两位王爷,亲口同意调拨大量商船用来运输两个藩国的子珉和兵马。

“大哥言之有理,不过那苦兀岛不是被鞑子占据么?如此一来,朝廷岂不是还要派兵攻打?”

郑芝凤知道苦兀岛的大概位置,那里刚好是皇太鸡控制的范围,虽然处于海上,但与陆地距离很近,非常容易让清军登陆。

“苦兀地处偏远,岛上仅有少量的鞑子兵士驻扎,且非是鞑子主力,战力孱弱,朝廷派数千兵马便可将其击败乃至歼灭。皇太鸡即便获悉战报,远隔三千里,也是鞭长莫及,只能任由大明藩王占据此岛。等皇太鸡知晓苦兀已失,派兵进攻,只怕等到兵马赶至苦兀,都是明年夏季的事情了!”

清军不可能从海上进犯被明军收复的苦兀岛,唯一的选择就是从陆路进发,这么远的距离,不走上数月是不可能的。

只带骑兵的话,又难以渡过十余里宽的海峡,更别说上岸之后还要与守株待兔的明军交锋了。

郑芝龙对这个光复故土的计划并无异议,太子爷说要大举光复失地,没想到首先光复的便是苦兀岛,这招连皇太鸡闻讯都会惊愕不已吧。

朝廷利用郑氏集团强大的舰队以及超强的海运能力,可以大肆攻略清国后方,令其首尾不能相顾,这也是太子爷所倡导的扬长避短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