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皇上恩准元春回府省亲,贾府上下一片忙碌,喜气洋洋(2/2)
贾琏解释说:“现在皇上体恤天下人的心情,‘孝’字最大。皇上觉得,天下父母和儿女的心都是一样的,不分贵贱。皇上自己日夜照顾太上皇和皇太后,都觉得自己尽孝不够。想想宫里的嫔妃们,进宫好几年,离开父母,谁能不想家?父母在家也想女儿,见不到面,要是因此生病,那可就是伤天害理了。所以皇上向太上皇和皇太后建议,每月的二和六,让嫔妃们的家属进宫探望。太上皇和皇太后高兴得不得了,直夸皇上孝顺仁爱,体贴万物。他们还下旨说,嫔妃家属进宫,毕竟关系到国家体统,母女俩还没法彻底放心。所以特别开恩,除了每月的二和六进宫之外,家里有独立院落的,还可以请皇上的銮驾到私宅来,这样就能尽情享受天伦之乐了。这旨意一出来,谁不欢天喜地啊!现在周贵妃的爹已经在家里开工建省亲的别院了,吴贵妃的爹吴天佑也去城外看地皮了。这还不算八九不离十吗?”
赵嬷嬷惊叹道:“哎哟我的佛爷!真是这么回事啊。这么一说,咱们家也要开始准备迎接大姑奶奶了?”贾琏立刻接口:“这还用说吗?不然咱们现在忙得跟什么似的?”凤姐儿咯咯笑着说:“那当然啦,这下我可真见识了大场面。可惜我年纪小了点,要是早个二三十年出生,现在这些老家伙也不能小瞧我没见过世面。说起当年太祖皇帝模仿舜帝巡视的故事,比看大戏还精彩,偏偏我就没赶上那个好时候。”
赵嬷嬷感慨:“哎呀,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事儿啊!那时候我刚刚记事儿。我们贾府在苏州、扬州那一带监造海船,修整海堤,就为了迎接皇帝一次,那花的银子简直像海水一样流啊!说起这个”凤姐儿赶紧接过话茬:“我们王府也准备过迎接仪式。那时候我爷爷专门负责各国使节进贡的事,外国使者来我国,都是我们家接待。广东、福建、云南、浙江那些洋船的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赵嬷嬷接口:“谁不知道啊!现在还有句俗语呢,‘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这不就是在说咱们家嘛。现在江南的甄家,哎呀,那势力大得!就他们家就接驾四次。要不是我们亲眼所见,跟谁说都不信:那时候银子多的跟粪土一样,什么东西都是成堆成山的,‘罪过可惜’这四个字根本没人管了!”
凤姐儿说:“我经常听我太爷爷说,也是这么回事。怎么会不信呢?就是有点好奇他家怎么就这么有钱。”赵嬷嬷笑眯眯地说:“我告诉奶奶吧,那还不是把皇帝的银子花在皇帝身上嘛!谁家能花那么多钱去撑这个虚荣场面啊?”
正聊着呢,王夫人又派人来看凤姐吃完饭了没。凤姐心里明白肯定是有事找她,赶紧吃完饭,漱漱口准备走人,这时候二门上的小厮跑来说:“东府的蓉哥和蔷哥来了。”贾琏刚漱完口,平儿端着盆子给他洗手,一见他们来了就问:“有什么事啊?”凤姐停住脚步,只听贾蓉先开口说:“我爹让我来告诉叔叔:老爷们商量好了,从东边开始,连着东府的花园,一直西北方向,量了一下,总共三里半大,可以建省亲的别院了。已经让人画图样去了,明天就能好。叔叔刚回家,肯定累坏了,不用过来我们那边了,有话明天一早再细说。”
贾琏笑着说:“多谢大爷关心,那就不过去了。这个主意好,省事又方便建造;要是在别的地方,那就麻烦了,也不像样子。你回去说:这样很好,如果老爷们想改,就靠大爷您劝阻了,千万别换地方。明天一早,我过去给大爷请安,再详细聊聊。”
贾蓉连忙点头说“知道了”。贾蔷又走上前说:“去苏州请老师,买女孩子,置办乐器道具这些事,大爷让我带着赖管家的两个儿子,还有单聘仁、卜固修这两个清客,一起去,所以过来见叔叔。”贾琏听听,上下打量了贾蔷一下,笑着说:“你行吗?这事儿看起来不大,里头可是有不少门道。”贾蔷笑着说:“只能边学边做了。”
贾蓉偷偷地在灯影里扯了凤姐儿的衣角一下,凤姐儿立刻就心领神会,假装啥也没发现,还悄悄地摆了摆手。她笑着说:“你这也太操心了!咱家大爷难道还不会挑人?你这不是纯属多余。谁都是新手过来的嘛,孩子们也长这么大了,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大爷让他去,就是挂个名头,难道真让他去砍价做买卖啊?我觉得这主意不错。”贾琏接茬儿说:“那当然。不是我不同意,我是得帮他好好打算打算。”然后他问:“那这笔钱从哪儿出呢?”贾蔷说:“我们刚才商量了,赖爷爷说了,不用从京城带钱去,江南甄家还欠我们五万两呢。明天写信让他们准备好,咱们先带三万两走,剩下两万存着,回头买彩灯、花烛和各种帘子帐子的用。”
贾琏点头说:“这主意不错。”凤姐儿赶紧对贾蔷说:“既然这样,我那儿有两个信得过的人,你带去用吧,便宜你了。”贾蔷陪着笑说:“我正想跟婶婶要俩人呢,这真是太巧了。”就问那两个人叫啥。凤姐儿就喊赵嬷嬷,赵嬷嬷那时候都听傻了,平儿推了她一把,她才回过神来,忙说:“一个叫赵天梁,一个叫赵天栋。”凤姐儿说:“别忘了啊,我忙去了。”说完就走了。贾蓉赶紧跟着出来,偷偷地对凤姐儿笑着说:“您想要啥,列个单子带上,我给您置办齐了。”凤姐儿笑着骂他:“少来这套!你以为拿东西就能换我的人情啊?我才不稀罕你那偷偷摸摸的玩意儿呢!”说完,笑着走了。
贾蔷这会儿也问贾琏:“缺啥东西不?我顺便给你织点孝敬孝敬。”贾琏一听,乐了:“你这是哪门子的积极啊?刚学着办事,就先学会了这套。要是缺啥少啥的,我写信通知你就是了。”说完,就把他们俩给打发了。然后,接连不断地有人来汇报事情,贾琏累得够呛,就吩咐门房,说以后这些事儿一律先别告诉他,等都到明天再处理。凤姐子则是到了半夜三更才下来休息。这一夜,也没啥新鲜事儿。
第二天一早,贾琏起了床,跟贾赦、贾政打了个照面,就奔宁国府去了。他跟那儿的管家老伙伴们,还有几位世家好友和清客们,一起溜达着检查了两府的地盘,商量着怎么修建省亲的宫殿,同时还得考虑安排工作人员。从此,各种工匠都齐全了,金、银、铜、锡还有砖瓦木材,搬来运去忙个不停。首先让工匠们拆了宁府会芳园的围墙和楼阁,直接通到荣府东大院。荣府东边的下人住的房子也全拆了。当时宁荣两府虽然有条小巷子隔着,但那也是私人的地盘,不是官道,所以两家能连在一起。会芳园那儿的活水本来是从北墙角引过来的,现在也不用再引了。虽然山石树木不够用,但贾赦住的那个荣府旧园子里,竹子、树木、山石,还有亭台栏杆之类的,都能搬过来用。这两地方离得近,这么一整合,省了不少钱。多亏了一个叫胡老的名人,外号山子野,他一一规划了这个大工程。
贾政从不插手这档子事儿俗务,全靠贾赦、贾珍、贾琏他们几个操持。他们弄山造水,建楼搭阁,种竹栽花,搞的那些风景点,还有那山子野的一套玩法。贾政下了朝,也就是到处溜达溜达,重要的事情和贾赦他们商量商量就完事儿了。贾赦呢,就喜欢在家窝着,琐琐碎碎的小事儿,贾珍他们要么亲自汇报,要么写个条子,要么口头传达一声,然后就把贾琏、赖大他们喊过来吩咐一番。贾蓉就负责打造金银器皿那些活儿。贾蔷呢,已经动身去姑苏了。贾珍、赖大他们还得忙着点人数,查账本,监工之类的杂七杂八的事。这些事儿太多,一笔根本写不完,反正就是热热闹闹的一大摊子。暂时也就没啥新鲜事儿了。
宝玉最近因家里人都忙着省亲的大事,老爸贾政都不来查他的功课,心里别提多爽了。但秦钟的病情是一天比一天严重,宝玉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高兴不起来。这天一早,宝玉刚洗完脸,打算去跟贾母说一声去看望秦钟,突然看到茗烟在二门影壁那鬼鬼祟祟的。宝玉赶紧跑出去问他:“你搞什么鬼?”茗烟说:“秦大爷快不行了!”宝玉一听,心里一惊,忙问:“我昨天看他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行了?”茗烟说:“我也不知道,刚才是他家的老头子特别来告诉我的。”宝玉听完后,赶紧回去告诉了贾母。贾母说:“派人跟着去,意思意思一下就回来,别耽误太久。”宝玉连忙出去换衣服。到了外面,车还没准备好,宝玉急得在厅里团团转。车终于来了,宝玉急忙上车,李贵和茗烟他们跟着。到了秦家门口,一个人都没有,他们一群人就直接冲进内室,把秦钟的亲戚们吓得不轻。
这会儿秦钟都昏过去两三回了,换了好几次床了。宝玉一看他那样子,忍不住“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李贵赶紧劝他:“别这样,秦哥儿身体不好,炕上躺得不舒服,才换了个地方让他轻松些。你这一哭,秦哥儿的病又要加重了。”宝玉这才忍住哭声,走过去一看,秦钟脸色苍白得像蜡一样,闭着眼睛,躺在枕头上翻来覆去。宝玉急得直喊:“鲸哥!我宝玉来啦。”连喊了几遍,秦钟也没反应。宝玉又喊:“宝玉来啦。”
秦钟早就不行了,只剩下一丝气息在胸口挣扎,眼前一群鬼差拿着牌子绳子要抓他走。秦钟的魂魄哪肯轻易就范?他还担心家里没人管事儿,智能那小子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所以死皮赖脸地求那些鬼差。可这些鬼差一个个都是铁石心肠,不但不松口,还教训他:“你读过书的人,不知道‘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的道理吗?我们阴间可不像阳间那么讲情面,哪儿那么多弯弯绕绕的。”
正闹得不可开交,秦钟的魂魄突然听到有人喊“宝玉来了”,他赶紧又哀求:“各位神仙行行好,让我回去和好兄弟说句话,我马上回来。”众鬼差问:“哪个好兄弟?”秦钟说:“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叫宝玉的。”判官一听,立马慌了神,大骂那些小鬼:“我早就说放他回去走走,你们不听,现在倒好,请出个这么风光的人来,这可怎么办?”众鬼差一见判官都慌了,也都慌了手脚,一边抱怨:“你刚才那么凶,一见‘宝玉’两个字就软了。我们觉得,他是阳间的人,我们是阴间的人,他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判官更急了,大声嚷嚷起来。秦钟是死是活,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