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纳谏(2/2)

王华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王守仁经营河套多年,明蒙的实力已经使得那边不需要一个这么厉害的人物了。

王华的意思很简单,周尚文会死的,你一定要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可以在他死的时候给,急什么呢?

这场大胜的气氛也被推至高潮。

他当然是更想激励人心一点,不过做些平衡似乎更加理性。

次日,内阁携六部九卿再次面圣,议定祭庙仪式,皇帝宣布大宴群臣。

所以再重文抑武,他觉得不合时宜。

继而杨一清开口,请封靖虏伯为靖虏侯。

即便如此,朱厚照还是觉得不够。

所以此事为真几乎已经没有异议。

朱厚照微微沉吟,“朕确实也不想看到那一幕。”

“那老臣建议,皇上可暂时按下此心,人有生老病死,陛下也比靖虏侯年轻的多。”

其实他们这些老儒臣,对天子并没有太大的意见,虽然皇帝也有些武断强势,有时候也会苛责于人,但是武断归武断,并没有人真正说过皇帝从来不听臣子意见。

武将是不是该压制?或许该,以几百年的视角来看,重文抑武为几个朝代所接受自然有其道理。但最终给这片土地、这个民族带来了太大的伤害。

作为皇帝有时候要固执,有时候要听劝。

王华则仍然自谦,“哪里哪里。”

所以他想着将王守仁调回来。

国家大事,不是天天都打打杀杀的,也有很多平常的民生之事,或是像今天这样的商议,只要臣子能说服得了皇帝,给出足够的理由,皇帝是会听的。

朱厚照最后的‘心理防线’被攻破,他言辞恳切的冲着王华说,“那就依礼尚之议。是朕略显急躁了,礼尚的安排更显谋国之大。”

朱厚照则因为王华的高风亮节而想起王守仁,他本来是要明年亲征的,不过因为日本国之事,计划有变。

王华不敢承受这样的话,双臂一抖,“此臣职责所在也,况且陛下听闻纳谏,虚怀若谷,是仁君风范。”

唐太宗因为他贪了几万金的事对他进行惩罚,结果这家伙心生不满,最终导致他反叛。

王华和杨廷和相互对视了一眼,“陛下,武将悍勇,且朝廷封侯之旨意已经下达,赏罚已然分明。陛下此番再赏,臣只恐……贻祸无穷。”

这种变革时期,如果没有人能好好的引导,那最后也不知道会酝酿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

即便有这样的评价,一般的习惯也是给死人比较多,在世的时候就开始‘著书立传’确实少见。

“不,以前朕说过,既然说到了就要做到。而且朕在江南已经明言,如今的局势已经进入大争之世,内阁不是也在争相进行产业之议?朕可以先说一个暴论,产业是否兴盛,武力是最为重要的保证!”

“陛下。”

这段话对两个人是有震撼的。

这种也是有可能的。

这话就是体现一个老如狐的臣子心思了。

王华颤颤巍巍的行了个礼,“陛下可还记得侯君集?”

不过杨廷和到是挺意外的,两人离宫之后,他冲着王华深深行礼,说:“实庵公,以公为先,此番谋国之语,确实令人敬佩。”

朱厚照想了想,说:“那就这样吧,这次除了祭祀先祖,礼部也组织一个烈士碑的纪念仪式,朕亲自参加,并且以礼部的名义订立法度,从今往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任何人不得有辱没烈士及烈士碑之举,违者,斩!!”

想到就做。

但这种调动有一个缺陷,就是剥夺了王守仁握在手中的不世之功,这就很不厚道了。

思来想去以后,朱厚照决定给王守仁去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