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随缘随分(2/2)
徐慧锦忍不住冷笑道:“为他好!可知他一身才学是怎么得来的?可知他见我一面何其艰难?若不是他至情至性,让我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说不定那个钱景明被正法的那天,我也已随他同归黄土了!”说着说着凄然泪下,泣不成声。
王夫人对丈夫压制刘文心一事,并不觉得有理亏之处,但见徐慧锦难过的厉害,心头却不自觉地软和了来。近前扶慧锦坐下,揽入怀中,温言道:“自刘云飞出走后,太子失势,其他皇子便起了争储之心。你大伯一时糊涂,私下里与齐王交往甚密,在他人眼里成了齐王的人。”
try{ggauto();} catch(ex){}
徐如是靠近两人坐了,说:“就算大哥一着不慎,深陷迷雾难以自拔,也用不着压制文心啊!他只是个赶考的学子,与人无害。”
王夫人道:“谁说不是。可思来想去,要是文心科考及第,娶了慧锦为妻,就是徐家女婿。在其他政敌眼里,不管他为不为齐王所用,都是齐王的人。日后若不是齐王继承大统,我们徐家人的官路就算不断绝,怕也越来越窄。”
自古以来,为求个人名利,结党营私者屡见不鲜,且界线分明,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王夫人、徐如是、徐慧锦都是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闺女,知书达理的很,没有不懂的。可刘文心进不了仕途,又拿什么来打动徐家人,迎娶一生所爱?
徐如是道:“虽说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大哥为徐家人的仕途着想并未有错。可对慧锦来说,一生的幸福所在,莫过于同两情相悦之人喜结连理,相扶相持恩爱到老。”
王夫人感喟道:“事已至此,除了说磨难现真知,用不着买后悔药吃,也没其他好说的。”
徐如是道:“当时,姜山还未来提亲,就拉着心儿睡在了一起,我心里实难容忍。现在想想,要不是那孩子不尊礼法敢爱敢为,他俩还真有可能要错过。可叹文心那孩子太懂礼了。”
王夫人心想,姜山那孩子以征战疆场为人生抱负,杀人都可以不眨眼,还怕为了得到心爱之人轻视礼法吗!文心那孩子以孔孟为师,熟读《四书五经》,遵从纲常伦理,说什么也不愿胡乱作为的。于是说道:“他俩一文一武,不是一路人,没什么好比的。”
徐如是道:“比与不比,不过是有些事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有些事只需看结果。像两情相悦的恋人,能否喜结良缘就是结果,结果好就是好,结果不好就是不好,无须看那过程是如何的凄美动人。”
王夫人不想与徐如是分辨下去,扶慧锦出怀,抹去她眼角的泪珠,说:“慧锦,你大伯是有不对之处,但事情已过,再怎么记恨也无济于事。”
徐慧锦道:“我与文心相爱,于世人眼中本就不合礼数,我用不着恨任何人,何况他还有着为文心好的心。”
王夫人道:“你能这么想,也不枉我今日将事情挑明了来。”
徐慧锦道:“伯母要是还有什么不好跟文心当面讲的,不妨一起说了,能转达的,侄女一定帮你转达好。”
王夫人说:“你多少也该听说了一些,皇子们为争抢大位拉帮结派,搞得朝廷乌烟瘴气,以至官员利国利民者少,祸国殃民者多。你大伯有几句话让我转达给文心。”
徐慧锦说:“不知大伯是想文心利国利民,还是想文心害国害民?”王夫人笑道:“你这孩子,说什么傻话。你大伯又不是十足的坏人,哪有想着让自家侄婿害国害民的。”徐慧锦道:“那不知大伯有何良言相赠?”
王夫人道:“地方为官者,执政之略,当较量利害、参用所长,当问所做之事是否有利于百姓,做到为国不生事,为民不畏事。”徐慧锦道:“哪又怎样?”王夫人道:“为民得乐,乐得为国,以求国泰民安。”
徐慧锦道:“就怕不合时宜,不识时务,被人因时制宜。”
王夫人环顾四围草木一眼,笑着说:“秋来万物凋零,冬来万物皆枯,可谁又敢说,它们不是在为来年孕育新生做着准备呢!为国为民为官,就算不合时宜,也只是暂时的。”
徐如是道:“这话说的不错。在这世上,有些美好的事物是可以逆生长的。当枯木逢春,铁树花开,一堆纸张成为传奇,后人就会从字里行间嗅出它原有的芬芳。得意的人生,莫过于在为国为民奉献的路上书写传奇,被他人嗅出芳香。”
正在这时,山下刘文心喊上话来:“伯母,姑姑,慧锦,景赏得怎么样?可以开饭了吗?”
徐慧锦听出是丈夫的声音,一边重拾笑容一边说:“看我像哭过没?”徐如是笑道:“美人泪好如花露,风过无痕,香韵犹浓。”徐慧锦笑道:“那岂不是要感谢伯母来。”
徐如是呵呵一笑道:“人生好如一壶酒,酸甜苦辣味味有,敬人一杯又何妨。”
徐慧锦也觉得人生就这么回事,若不是非死即伤的敌人,与之计较就是平添烦恼。听从姑姑的劝慰,与王夫人相对一笑,手挽着手下得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