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歇口气(2/2)

姜山下令赵一鸣带上捕快,陪同夏衍前往抄没陶氏钱庄与陶家,若有人反抗,以肇事罪论处,一律拘捕。夏衍、赵一鸣领命离开前往。

为害一方的陶金旺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再无热闹可看,百姓们散去。官员们也想散去,却被姜山强留了下来,随郭凯去得后堂宽坐,记起自己过往的种种恶行,一想一个后怕,免不了冷汗不停,汗流浃背。

姜山为晾着那些恶业不浅的官员们,在后院跟誉王、余清、陈亮等人聊天。可聊来聊去,就是摆脱不开怎么处置那些官员。誉王的意思,严惩不贷;余清的意见,放不过去的严惩;陈亮的建议,能宽恕多少就宽恕多少。

肖史一旁不甘寂寞,说上话来:“他们所犯罪行,莫过于谋害前两任郡守性命,养寇敛财,冒领饷银,苛捐杂税压榨百姓,收受贿赂不为民伸冤。谋害郡守性命、养寇敛财者罪不可赦,冒领饷银、苛捐杂税压榨百姓、收受贿赂者,只要手上没有人命,只要认罪积极诚恳,只要愿意交出全部非法所得,稍加宽恕,降级留用。”

姜山道:“你说这么多,凭什么这么说?”

肖史说:“那不都是在为大伙儿的前程考虑吗。你擅杀陶金铭,有了越权之嫌,你对陶金旺严刑逼供,违背了朝廷礼制。你若再擅自起用地方落榜学子为官,先不说陛下能不能容忍,光朝堂上那些大臣的口水就能淹了你,试问你日后拿什么为国效忠。”

陈亮道:“肖史说的不无道理。我看端王等皇子们已经彻底放弃了他们,他们现在也该明白得过来,忠君爱国才是为官者该有的出路。”

余清道:“只要他们愿意跟过往一刀两断,给他们机会改过自新也不是不可以,毕竟他们从有志之士沦落到今日这步田地,绝非他们一人之过,朝廷也有责任。”

姜山问誉王:“殿下以为呢?”誉王道:“你若真觉得打造一支骑兵刻不容缓,那就从大事着想,能宽恕的就宽恕过去吧。”姜山说:“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只要他们手上没有人命官司,能宽恕的就宽恕来。”

余清道:“既然选择宽恕,那这事让小陈去办,誉王殿下一旁照拂着。一来吗,可看看他们是真有心悔过还是假心假意,二来吗,也让他人知晓,查处贪腐、整顿吏治是誉王殿下在主导,是功劳是苦劳都受之无愧。”

姜山遵从余清的建议,让誉王、陈亮移步后堂审讯,肖史一旁笔录。陈亮、肖史领命,同誉王去得后堂,请来刑秋台当听众,对官员审讯来。

陈亮道:“各位大人,留你们在这里,就是想问问你们,谁人参与了谋害前两任郡守,谁人参与了养匪敛财,谁人参与了冒领空饷,谁人压榨百姓,谁人收受贿赂不为民做主。陶金旺已绳之以法,可见有罪无罪一查便知,罪轻罪重一验就明。如实交代,便当是有心悔过,郡守大人必定酌情从宽处置。”

有陶金旺落网在前,官员们自知罪责难逃,为了免受皮肉之苦,便不再心存侥幸,摊开胸怀,对自己所犯罪业供认不讳,对非法收入如实交代,以求郡守大人法外容情,以求朝廷法外开恩。

审讯完毕,等官员们在供词上签字画押后,誉王亮明身份,下令将那些曾参与谋害前两任郡守性命、养匪敛财的官员打入大牢,其他官员一律如旧放衙点卯,等待朝廷发落。

誉王、陈亮、肖史回到后院,姜山看过官员们的供词,身心已是疲惫不堪,话别众人回家睡觉。刚进门,便听如心说道:“你这般遇事强来,日后谁跟着你不担惊受怕。”

姜山强做欢颜道:“以后全听娘子的,啥事软着来。”如心问:“你说这话,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姜山道:“可惜男人起誓有如放屁,不是我就起个誓好了。”

如心说:“有信之人不用起誓,无信之人起誓如放屁,谁要你起誓了。”姜山道:“那好,等我睡醒了,将它写到纸上,一日念它一百遍,万遍之后,自不会忘记了。”如心说:“马上就吃晚饭,你现在睡干吗?”

姜山说:“自己要抱负,兄弟要前程,家人要安全,日日提心吊胆,时时如履薄冰,这会儿好不容易可以歇口气,自是累不可及的了。”说着,往卧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