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誓师(2/2)

襄王感慨道:“是啊!人与物比,以人为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刘文心大声疾呼:“将士们,让我们从今日开始,行动起来,跟随姜大帅的脚步,心怀仁善,上下勠力同心,早日肃清匪盗,回家抱老婆孩子。就算还未娶妻生子,早日回家跟父母问声好,也好过天天看着江水,吹着江风。你们说是也不是?”

将士们狂呼起来:“威武!胜利!”

姜山大声喊道:“将士们,跨过大江,清除邪恶,为大夏国迎来永世太平吧!”

将士们一阵激荡的高呼声过后,等来姜山令旗一挥,郑威、黄宗等将领翻身上马,带领全军将士井然有序地离开军营,跨过大江,迎战一切挡道之敌。

姜山的军令送达荆湖四围各州县,命令各州郡兵马,不仅要切断荆湖匪盗水陆通道,不能有物资进入荆湖地区,还得对所在地的乱匪军营发动佯攻,牵制杨一波发兵急救公安县城。军令到达,不管是那个州县,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不依令行事,杀无赦。

郑威、黄宗率领大军,兵分两路,由北向南一路打将去,好似猛虎入羊群,神鹰来鸡栅,可怜了那些作乱的百姓,还沉浸在往日的胜利里。冥顽不灵者,头颅粉碎;负隅顽抗者,血流如水。朝廷大军一路攻营拔寨,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直逼公安县城。

王岩率领兵马前行,道上遇到一敌人山寨,率兵攻打。只见官军冲锋,乱民抵挡,真是一场好战。寨内寨外,冬冬鼓响,噹噹锣鸣。里边的放箭,外边的持盾,外边的放箭,里边的持盾,箭雨相加,难分胜负。

随着战斗进入焦灼境地,随着王岩一声高呼,官军们舍生忘死,手持长枪大刀,跨马冲进营寨,双方人马瞬时搅和在一起,刀枪剑戟影无数,伤害的全是亲亲性命。

姜山跨马赶来,仔细看官军,好男子,真个骁勇!但见袋插狼牙箭,手挽宝雕弓。人似搜山虎,马如跳涧龙。心头引着犬,肩膀架其鹰。荆筐抬火球,衣兜藏狼烟。胆略百十担,勇气竖千杆。牛头拦路网,马面扣子绳。铠甲裹身心往前,一齐忙吆喝,红雨撒满空。

王岩大声唱喝:“降者不杀!”

乱民回道:“做你的春秋大梦。”

姜山一眼瞧去,只见那些负隅顽抗者们,为守住曾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往前进攻不成,伤害官军难做到;后退防守难为,自身中枪却也易。就想召唤神仙来,手里捻捻诀,口中念念词,向着南边吸口气,朝着北边吹出去,化成一阵风。

风,就想是好风,扬扬尘,播播土,倒树摧林。海浪如山耸,浑波万迭侵,乾坤昏荡荡,日月暗沉沉。猛虎摇头,万窍怒号天噫气;神龙摆尾,飞砂走石乱伤人。誓要将官军一个个石打头粉碎,沙飞腰俱伤。人仰马翻岭上亡,血染黄土堆上。

为国戡乱,游子难归故里;聚众造反,亡魂期盼返乡。尸骸轻,横卧沙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姜山叹息道:“哎!马倒人亡怎归家?孤魂野鬼乱如麻。可惜抖擞英雄汉,愚智难辨血染沙。”

在无尽的喊杀声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爽爽利利倒下,再也没能爬起身来。

问是为了什么?

就为了心头存留一口气。

等到身死道消,有人说是荣耀,有人说是耻辱,也有人说是荣辱与共。但不管是什么,只要存留心中,只要临死之前无怨无悔,死后又何须害怕他人来评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