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传闻(1/2)
听到手下的提议,郭弘谅皱眉琢磨了一下,倒不是对取出来用头疼,这年头军阀乱战,缴获了走私的军械自个拿来用算什么,君不见前几年张大帅炮轰日舰,直接动手抢军械!
他琢磨的是那些枪有多少条给谁用,就问了,
“对了,那十几箱军械点过了吗?有多少?”
“早点过了,两百多条呢,全是崭新的东洋三八大盖,连黄油都还没煮出来。”
郭弘谅一听,顿时精神一振。
原因无他,看他们这只保安团的番号就晓得了。
保安七团。
本来根本不是卫戍省府,而是地方上的保安团。
是直到前几个月,中原局势紧张,看报就晓得了,编遣会议谈崩了,原本省府的保安一到六团被整编成了两个师,送到了中原地区,他们保安七团才从地方上调到省城。
而地方上的保安团,想也知道,爹不疼娘不爱,就算到了省府,之前的军械也早被整编成两个师的六个保安团给尽数带走,保安七团的装备,也就统统都是旧货,二十年前第一批出厂的汉阳造。在杭城,这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而现在骤然有两百多条新枪,那郭弘谅自然喜出望外,只不过之前案子压在心头上,没空管这批军火,现在事了,大手一挥,
“走,去看看!”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保安团驻地教场,教场灯火通明,两百多条枪已经全部被拆箱,摆开,看得郭弘谅喜出望外,吩咐道,
“赶快去烧水,然后挑几把枪,把黄油煮出来,我来验验枪。”
这年头新枪出厂时,枪身内外都会涂满工业用黄油,防止生锈,方便库存。因工业用黄油极为粘稠,几乎是半固态,因此新枪使用前,都需用温开水“煮枪”,将黄油融化煮出。
一旁却早有手下拎着两杆新枪递给了郭弘谅,
“点验的时候发现有两杆枪黄油已经煮出来了,还已经填好了子弹,估计是那伙走私犯自个验枪用的。”
郭弘谅哈哈大笑,
“够贴心的啊,也省的烧水了,呵呵。”
说着,从手下手里接过那两杆新枪,在教场的灯光下,先后用这两杆枪,连开数枪。
砰砰砰!
震耳的爆裂声与耀眼的火舌在夜空中一起绽开,远处的靶子四分五裂。
打光了两杆枪的子弹,枪托垂落,在手下们的吹捧声中,郭弘谅赞道,
“新枪就是好使。”
接着大手一挥,
“统统发下去,嗯,只有两百条枪,先全部配给一队。”
“为啥?”有其他几队的队正有点不服气。
“还能是为啥?这一片的治安,从城站,到国术会场,再到咱们这跟前的督理公署,都是归一队辖理的,而这一片既然是督理公署所在地,那就是重中之重。新枪自然全配给一队。”
其他几个队正也无可奈何,而郭弘谅的副官却又有话道,
“还有一事,我们旧枪汉阳造用的是七九弹,而这批东洋枪全都是六五弹,咱们没有库存,只能用随箱而来的子弹,平均下来,两百条枪,嗯,每条枪只有十五发。”
郭弘谅不以为意,
“子弹不够?那就按照步兵操典来不就行了。换了新枪,先让一队的弟兄们射击预习两周,两周后,弹药应该已经调进来了。”
try{ggauto();} catch(ex){}
“是,团总。”
如先前老王头在火车上同裴庆所言,不是所有保安团都是鄂省保安团的,在工业能力薄弱的民国,别说保安团,就连正规国府军子弹用得也是非常之节省,一月有五发实弹都算训练得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