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旧屋酒馆的规矩(2/2)

午夜的旧屋酒馆,仿佛在他的守护下变成了一处隔绝于现实的隐秘之地。而他也如同这酒馆中的某种守护灵魂,在每个深夜准时执行着那一成不变的规则,等待着那些不属于白日世界的“真正的客人”到来。

对于温季然这奇怪的营业习惯,街区里的居民早已耳熟能详,甚至成了闲聊时津津乐道的话题。旧屋酒馆的规矩严苛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到了午夜十二点,这里便准时“歇业”,哪怕酒馆里还有顾客,也会被温季然礼貌但坚定地请出门外。

有人半开玩笑地说,温老板经营酒吧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消磨日子罢了;也有人私下猜测,温老板来自东部共和国,做事情一向讲究规矩和礼仪,才会如此“繁琐”。但流传最广、最具吸引力的说法却是另一种:温老板的酒吧里,在午夜十二点之后会变得“见不得人”。

这传言在街区里有了种近乎“真实”的力量,似乎已从一种揣测慢慢演变成了公认的事实。附近的老顾客们言之凿凿,坚信午夜后的酒吧里,温季然会秘密接待一些诡秘的客人——那些客人,神色阴冷、气质怪异,往往带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危险气息。

甚至有传闻说,有个年轻人怀着好奇心,悄悄躲在酒吧外观察过“歇业”之后的景象。结果他惊讶地发现,即使门口挂着“歇业”的木牌,酒吧内依然灯火通明,透过窗户隐约能看到人影在晃动。偶尔传出低声交谈和微不可闻的叹息,宛如午夜的暗影里藏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秘密。

那年轻人本想靠近一点,却在靠近窗边时听到某种古怪的低吟,随即一股冰冷的气息袭来,让他头皮发麻。他仓皇而逃,心跳到现在依旧能清晰回忆起那时的惶恐。

然而,对于这些传闻,温季然始终不以为意,脸上没有一丝表露的情绪。他知道,无论白天如何开门营业,自己真正的“工作”其实从午夜十二点之后才开始。那些“真正的客人”,或者说“患者”,会在歇业后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间酒馆,推开这扇陈旧的木门,带着他们深埋于心的痛苦与恐惧走进酒吧。无论他们的面容多么平静,眼神里却总是隐藏着某种无法掩饰的阴影。

这些人不是普通的顾客,而是在黑暗边缘徘徊的“冒险者”——他们是那些目睹了世间诡异之事、亲历了恐怖经历而无法摆脱的受害者。

午夜之后的歇业时分,才是温季然的“工作时刻”,也是他真正作为“观察员”存在的时刻。那些在灵异事件中挣扎、精神饱受折磨的冒险者们,会在夜幕下找到这间不起眼的酒吧,在温季然面前低声诉说着自己所见的种种离奇和恐怖。他们讲述的内容往往难以用语言描述,那些画面也似乎并非来自现实世界,而是从一场噩梦中被撕裂出来的碎片。

温季然会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诉说,不时点点头,偶尔微笑,仿佛这些被深夜掩盖的可怖故事不过是日常琐事。对这些“患者”来说,温季然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心理避风港,他的聆听就是他们唯一的救赎。

夜深人静之时,歇业的旧屋酒馆便真正成了一处“异事收容所”。酒吧的昏黄灯光散发出温暖的光晕,与黑暗的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温季然总会静静地将每位冒险者的故事一一记录在心中,将那些不该被知晓的恐怖碎片封锁在自己的意识深处,让这些被遗忘的故事逐渐随夜色消散。那些故事在夜风中漂流,仿佛只是一个个虚幻的梦境,最终化作一抹安宁的气息留存在酒吧内。

午夜到黎明的这段时间里,温季然的真实身份才得以显露——他是黑暗边缘的观察者、孤独的心理医生,为那些在灵异事件中挣扎的灵魂提供片刻的安宁。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街区,透进酒吧内昏暗的角落,温季然才会缓缓关上酒吧的灯,仿佛结束了一夜的黑暗旅程。他默不作声地将酒吧收拾妥当,轻轻拂去吧台上落下的灰尘,将每一把椅子归位。此时的他,脸上依旧平静无波,但眼中却透出一丝深深的疲惫,仿佛在黑暗中行走了一夜,终于要回到人间。

每隔几天,附近街区的居民会看到温季然在早上七八点时离开酒吧,步伐匆匆,眼底带着些许未眠的倦意。他的表情冷静却疲惫,仿佛每一个清晨都是他自深渊之中挣脱的时刻,终于能暂时回到自己那份普通而隐秘的生活中。

对于这一切,附近的居民早已习以为常,他们只是隐约猜测着温季然可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也无人去追问。他们不知道的是,每一个清晨,温季然带着那些被掩埋的恐惧与秘密走回自己的生活,将旧屋酒馆的一切深深锁在心中。

这条街区没有人知晓温季然午夜之后的真实“工作”,更没有人知晓他内心的挣扎与孤独。每一个见到他清晨匆匆离去的居民,只看到他沉默的背影,仿佛只是一个习惯了黑夜的影子,终将要随光而隐去。他的秘密、他的故事,也许永远都不会被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