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刘邦和赵高谁更厉害?(2/2)
try{ggauto();} catch(ex){}
刘信问道:“隐官是什么?”
章邯道:“我倒忘了你是沛县来的,有些情况还不熟悉。隐官就是专门用来收容赦免后身体有残缺的受刑之人的地方,让他们在这里为朝廷做事。在这里做事的人,只能世世代代,永远为奴,想立军工都缺少机会,几乎永远也看不到希望,堪称世世卑贱!”
刘信暗想:这差不多就想后世的劳改农场吧?却听章邯道:“我虽然出身贫贱,但父母好歹还是自由之身。像这位大人,出身于隐宫之中,身份卑贱到了极点,却能够苦学成才,论律法之精通,就连李斯丞相也未必能胜出,以致皇帝对他破格提拔,委以重任,如今身为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可以说是皇帝最为亲近信任之人!皇帝还让他担任公子胡亥之师,教公子胡亥学法,将来的地位更加不可低估。你若是能够得到他的赏识,何愁将来不飞黄腾达!”
章邯这些话,多少有些在刘信面前为自己评功摆好的意味,是像让刘信记得自己引荐他的恩德。
刘信却从他的话里听出,即将去见的人,既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李斯,那么,难道是,那个,赵高?
对了,刘信脑海中有关赵高的记忆依稀回忆起来,确认章邯口中这个了不起的、堪称天下士人楷模的人,就是赵高!
赵高?楷模?
乍一听章邯把赵高和楷模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刘信自然是觉得十分荒诞。可是,冷静一想,至少在这个时候,当赵高还没有做出后来的那些遗臭万年的倒行逆施之举来,他似乎确实是个很励志的典型呢!
事实上,相比之下,此时的赵高,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比刘邦要更加“优秀”得多。他的出身,不如章邯,也不如刘邦,但他的成就,却远远不是此时的刘邦所能比的。
比如,刘邦没有怎么读书,而赵高绝对是当时的“尖子生”,书法精湛、知识渊博的他,搁在今天绝对是北大清华的状元;
刘邦年纪轻轻,就混了社会,还曾经被迫外出“打工”,赵高则早早地进入体制内,当了大秦帝国的“公务员”;
此时,刘邦已经奋斗了快大半生,还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甚至连小小的亭长都有些当不稳,正被一个小小的沛令打击报复,拿捏得死死的,不久之后还沦落到山野里当了逃犯,可是,赵高已经是秦朝“总统”身边倍受器重的亲信大臣,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是中阳警卫局局长兼中央机要局局长。
可以说,就此时而言,赵高的成功,绝对是刘邦望尘莫及的。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刘邦,赵高,这两个都是从社会最底层开始奋斗的人,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奋斗道路,人到中年,一个不过是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而且即将成为逃犯,一个则成为秦朝中央的高官,谁失败,谁成功,已经一目了然。
可以说,如果不是赵高自己作死,如果赵高后来自己不倒行逆施,那么,大秦帝国不会那么快就坍塌,刘邦就可能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就可能以一个逃犯的身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