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吕公究竟为何会欣赏刘邦?(2/2)

吕文听了,更是赞赏,道:“原来刘亭长的心中,还装着天下百姓,希望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安稳日子!好!好!好!老朽这一生,没有刘亭长这等福气,结交张耳这种名满天下的英雄,但郡县官吏,倒也接触过不少,还从来没见过像刘亭长这样,能够想着天下百姓安宁的人!难得!难得!”

刘信正在喝茶,差点一口笑喷。

全沛县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他三叔“好酒及色”,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吃喝玩乐。若说此时的他就胸怀天下,心里装着天下百姓,有谁能信?

刘邦这个时候,之所以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一来是才刚刚读过《尚书》,多少懂了一点《尚书》中所说的“民本”思想,二来也是因为才刚刚当上亭长,大小是个官了,正在学着打官腔呢。

不过,转念一想,刘信却又觉得,刘邦也未必真的全是在打官腔。仔细想来,自己的这位三叔,对老百姓其实还真的可能有那么点感情。

刘邦从小就崇拜信陵君,以信陵君为偶像,因此自然会效防信陵君那种仁爱侠义的想法,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现实生活中的刘邦,有钱的时候,出手大方是出了名的,往往愿意接济那些贫困有难的乡亲,确实有重仁重义、同情底层百姓的一面。

而不管刘邦心怀百姓是真是假,至少,此时此刻,他的这番话,获得了吕文、他的未来岳父的深深认同,使得吕文对他更加高看一眼。

于是乎,这对未来的翁婿,居然像久别重逢的知己,越谈越投机。

一会儿,今天宴会的主人沛令王勾,终于忙完公务,匆匆赶来。一眼便看到,堂上的贵宾席上,居然坐着个刘邦,眼中闪过一丝不快。

毕竟,刘邦不过是新上任的泗水亭长,泗水亭又是一个偏僻的小亭。论官职大小的话,刘邦此时在沛县还只能说是个小角色,没有资格坐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来的。

萧何察言观色,连忙笑着解释:“刘亭长刚才说他今天送礼金一万,是全县官吏中送得最多的一个,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在开玩笑胡来,否则他送这么重的礼,很懂得感恩沛令大人的提拔,倒是真有资格坐在这里!”

王勾一听,顿时释然,反过来批评萧何:“萧何,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听说你为今天的宴会定了个规矩,什么送一千钱才能坐到堂上来,这怎么可以?你这不是逼我犯错误么?”

萧何笑道:“大人批评得是,确实是萧何考虑不周,请大人恕罪,下不为例!”

王勾这才一副极其不满的样子,又训斥了萧何几句,方才端起杯来,啰啰嗦嗦说了一大通自己和吕文关系多么铁、欢迎吕文来沛县之类的话,宴会正式开始。

刘信在一旁也注意到,当沛令王勾啰啰嗦嗦讲话的时候,吕文虽然也满脸是笑,但那眼神中,明显有几分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