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百姓食得,官也食的(2/2)

然而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声讨浪潮,刚刚从辽东归来的王刚等人却是出奇地冷静。他们一个接一个稳稳地站立在原地,身姿挺拔得犹如苍松翠柏,脸上毫无波澜,更不见丝毫惊慌之色。

即便是周围众人对他们指指点点、怒目相视,他们依旧不为所动,宛如雕塑般直溜溜地站在那里。

只因他们心中坚信,沂王殿下定会给予他们解释的机会,而他们自己也早已胸有成竹、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果不其然,就在这一片嘈杂喧嚣之中,高高在上的沂王朱见深终于开口说话了。

他的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沉着。

“来吧,王刚,告诉他们,你究竟用省下来的那些钱财去做了何事?也好让这些糊涂虫们明白,身为朝廷命官到底应当为谁做主!”沂王殿下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下方的王刚,眼中透露出信任与期许。

“是!”得到沂王殿下旨意的王刚面色不改,镇定自若地应道。紧接着,他不慌不忙地伸出右手,缓缓探入衣袖之中。

随着他的动作,在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想要看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片刻之后,只见王刚从袖子里面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份厚厚的折子。这份折子看上去颇有分量,想必其中记载了不少重要之事。

拿到折子后,王刚并未有过多停留,而是直接迈步走向一旁那位满脸得意之色的礼部尚书石璞。

当走到石璞面前时,他面无表情地将手中那份沉甸甸的折子递了过去。

“启奏陛下,

回禀沂王殿下:

微臣自赴礼部上任以来,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初至礼部之时,微臣便察觉到鸿胪寺开支异常庞大,其中诸多花费实有可削减之处。

于是,经过一番详尽调查与权衡利弊之后,微臣当机立断,对鸿胪寺的各项开支予以严格审查,并精心制定了一系列节约措施。

历经努力,终有所成。此次共成功节省下钱财两万七千一百二十八两零五十文之巨!

然而,面对如此一笔巨款,下官深知其用途关乎民生福祉,故未将其上缴国库或内库。

思及京城之中尚有众多孤寡老人与流落街头的孤儿无依无靠,生活困苦不堪,下官心生怜悯,遂决定以这笔钱款在京城东西南北四角分别修建四座济养院。

这些济养院旨在为那些孤苦伶仃之人提供一个安身之所,使其能够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为确保每一分钱财都能物尽其用,下官亲自监督并记录了所有开支明细。

这折子里不仅详细记载了购买房屋所需的费用,还逐一罗列了每日采购物资所耗费的钱财。

更甚者,对于每一位受赡养的老者和幼儿,下官皆将其姓名如实登记在册。

若有人对此存有疑虑,尽可依据此份折子查访到相关人员,核实每笔款项的具体流向。

在此,下官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参与此事的诸位同僚皆清正廉洁,未曾贪污过哪怕一文钱。

微臣深信,唯有秉持公正之心,方能不负朝廷重托,造福于民。还望沂王殿下垂察,批准此项善举得以继续推行,让更多百姓受益。”

王刚的话音刚刚落下,犹如一道惊雷在人群之中炸响。刹那间,周围的人们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若木鸡。紧接着,一阵倒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打破了原本的寂静。

他们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愕和难以置信的神情。直到此时,他们才如梦初醒般想起,就在最近的几日里,京城街头巷尾那熟悉的小叫花子们竟然一下子减少了许多。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众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和疑惑。

“这……这怎么可能?绝不可能啊!你到底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难不成你已经疯了不成?”

礼部尚书石璞像是一只被激怒的狮子,一边咆哮着,一边疯狂地翻动着手中的奏折。他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然而,无论他怎样急切地寻找,那份奏折中的内容却始终如一地详实、准确,没有丝毫弄虚作假的痕迹。

每一笔钱财的流向都清晰明了,每一个接受赡养之人的信息都详尽无遗,甚至只要手持这份折子,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查到对应的真实人物。

望着眼前这份详细得令人发指的折子,礼部尚书石璞只觉得自己的世界正在崩塌。他无法相信世上竟会有官员能做到如此程度,将一切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毫无破绽可寻。

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涌上心头,让他整个人都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虽说为官者常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地去”,

可这铮铮誓言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践行呢?在这茫茫官场之中,如王刚这般言行一致、一心为民的官员实在是凤毛麟角。

或许在数以百万计的官员里,都难以找出一个像他这样的人物啊!

当礼部尚书石璞因种种压力濒临崩溃之时,王刚却只是淡然一笑,从容地开口道:

“石大人,下官这么做并非为了其他什么原因。下官此次前往辽东,最大的收获便是明白了如何为人处世。

下官立志要成为一名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汉人,并引领着我汉家儿郎勇攀世界之巅。

如今我们所从事之事,乃是深深铭刻于每一个汉家男儿骨血中的仁义之举,更是我辈义不容辞应当去完成的使命。

绝不能容忍将大把的财富拱手送给那些外族之人,让他们在我大明疆土内肆意挥霍。尤其是在我大明底层的众多汉家男儿尚处于饥寒交迫之际,更应如此!

那些供着外族人挥霍的钱财,

可以让不少的地层老百姓吃上一口饱饭,

本官现在干的就是这种事,让事情回归到本来该有的道路上去。”

王刚的话语虽然声音轻微,但每一个字都像是锋利无比的刀刃,直直地刺入人们的心窝。没错啊!如今大明王朝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便是那些当官者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心只想着如何让自己官运亨通、财源广进,对于底层民众的生死存亡全然不顾。

更有甚者,仅仅是为了维护那虚无缥缈的所谓“面子”,将本应属于老百姓的资源和福利,毫不犹豫地分配给了外族之人。

这些官员们已经完全忘却了自己为官的初衷和责任,背离了民心民意。长此以往,大明王朝又怎能长治久安呢?

《pS:先说好这一段我没有影射什么,只是澄清大明当时的状况,玻璃心的不要再举报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