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李景隆是否忠心?(2/2)

万一,朱棣死于交战之中,皇室群情激愤,要求严惩元凶,建文帝多半会顶不住压力,将李景隆推出去抵罪。

“李景隆吃了败仗,建文帝没有惩罚?”

朱高爔接连喝了两杯奶后,老皇帝又问道。

“不曾惩罚”,朱高爔言简意赅地回答,他担心透露太多信息,将老皇帝气出个好歹来,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try{ggauto();} catch(ex){}

数月之内,一败再败,数十万兵马丢了个精光,建文帝不仅没听黄子澄等人立斩李景隆的上书,还继续委以重任,让他驻守金川门,要不然李景隆怎么有机会向朱棣开城投降?

建文帝的用人策略,还真是谜一样地自信,常人难以理解。

“心怀鬼胎,应立斩无赦”,老皇帝愤而拍桌道。

将李景隆召回京师后,建文帝只是撤了其统兵之职,却并未问罪。

李景隆一溃千里,丧师数十万,双方攻守之势由此逆转,朱棣在德州缴获了大批的粮草辎重,获得了充足的补给,更加有实力长期对抗。

御史纷纷上疏弹劾,“失律丧师,怀贰心”,李景隆死罪难逃。

当初极力举荐李景隆的黄子澄悔恨不已,也认为李景隆万死难辞其咎,请求“正其罪以谢天下”。

但是建文帝统统不听,直至此时,他仍心存侥幸,认为李景隆是忠于他的。

朱高爔很是好奇,李景隆是如何花言巧语说服建文帝的。

“接着讲”,老皇帝愤然道,“讲详细些,咱想知道,李景隆是如何丢盔弃甲逃回来的?他难道不怕建文帝立斩不赦?他还有脸回京师?他怎么没战死在外面?!”

李景隆要是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哪里会败得那样惨?

朱高爔想不出,建文帝当时听信了谁的劝说,而决定放李景隆一码。

总之,当时朝中形势复杂,并非一边倒地全都力挺建文帝武力削藩。

据他所知,至少徐增寿、驸马都尉王宁等人是暗戳戳力挺朱棣的,必然要不失时机地为朱棣发声。

而且,礼部侍郎董纶建议睦亲藩王;尹昌隆曾劝建文帝把皇位让给燕王;户部尚书郁新上疏反对削藩,认为应予恩遇;户部侍郎卓敬主张将燕王徙封到南昌,以维护亲亲之谊。

建文帝登基没多久,便跟自己的亲叔叔们翻脸动刀子,可能很多武将也不认同,他们心中的立场可能更倾向于燕王,在靖难之役中,不少武将先后归降朱棣,便能说明这一点。

建文帝即位后,过于心急,不仅急于削藩,也急于提高文官地位,礼遇文官,一改洪武年间的重武轻文。

他整日和方孝孺、黄子澄和齐泰等文臣商议军国重事,却忽略了文臣武将间的平衡。

“爔儿,想什么呢?快讲啊”。

老皇帝决心了解靖难之役的整个经过,朱高爔只好硬着头皮讲下去。

李景隆溃败而逃,退至大本营德州。

朱棣虽也损失不轻,但来不及休整,集结兵马紧追不舍,一鼓作气,攻占德州。

李景隆没敢硬抗,早在朱棣抵达的前两天,便已闻风北逃,往济南狂奔而去。

燕兵获得大量粮食储备,补充给养后,在德州稍作休整,便继续追击,锐不可挡,所向披靡,顺利拿下沿途各城,直奔济南追去。

李景隆此时尚残存十几万兵力,守着济南,据城坚守,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他早已被吓破了胆,根本无心恋战,斗志尽丧,毫无战斗力,只顾逃命。

燕军兵锋正盛,凶悍进击,李景隆仓促列阵,阵形混乱,一击即溃,再次落荒而逃。

随即,朱棣下令将济南城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