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沐昂去吴王府当值、求追读、(2/2)

一枚砚台,最普通的也得100文左右,价格低廉的容州松烟墨,质地一般的,每斤200文。

用炭笔,不仅省钱,还能省去研墨的功夫,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那你再开个炭笔店,多攒些娶媳妇的钱”,老皇帝斜着眼笑道。

开书店的事儿,朱高爔没敢瞒着老皇帝。

自从上次因为内侍的事闹了乌龙,再也不敢私下搞小动作,全都是能搁到台面上的阳谋。

就算夏娘子的事日后被拆穿,他也早准备好一套说辞,绝对不会让人怼得哑口无言。

“爷爷,成亲的事儿不急,先定亲”,朱高爔厚着脸皮提起自己的娃娃亲。

“你四月定亲,有燉五月成亲,咱早都安排好了,急什么?”老皇帝笑着调侃道。

看来,朱高爔着急娶媳妇的形象,就算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趁着老皇帝高兴,朱高爔斗胆想拉些赞助,“爷爷,孙儿还有一个想法”。

“别支支吾吾的,直接说”,老皇帝温和地催促道。

“孙儿想开一家棉布庄,招女工纺线织布,为学堂的学生谋一条生计”。

学堂里的学生,十之八九都是女娃。

男婴一般很少被遗弃,除非身体孱弱或天生残疾。

见老皇帝听得入迷,朱高爔继续说道:“孙儿有法子改进纺纱机,提高效率,增加产量,每天织出更多的布”。

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吃饱穿暖。

宝贝孙子先是种出了耐旱高产的红薯,现在又要织布,真要能干成,又是大功一件。

咱老朱家的娃本事越大越好,老皇帝乐见其成。

“说吧,需要爷爷帮什么忙”,老皇帝豪气十足地主动问道。

“爷爷,得先买处宅子,然后购置纺纱机、织布机,还得招熟练的工匠”,朱高爔至此打住,没接着往下说。

老皇帝这么聪明,不用把话说得太直白,心里也清楚得很,开布庄,肯定需要大把的银子。

“咱给你二百两银子,不够的话,自己补”,老皇帝

才二百两?老皇帝可真够抠的,朱高爔大失所望。

见朱高爔瘪着嘴,一副不满意的样子,老皇帝板起脸佯装不高兴地轻哼一声。

咱连个毛都见着,单凭你花言巧语说几句,便掏出二百两银子,怎么着?还敢嫌少?!

见老皇帝脸色转暗,朱高爔立马换上感激涕零的神情,扑到爷爷怀里撒娇,“爷爷最好了,孙儿最疼爷爷”。

老皇帝撇着嘴轻嗔道:“就会哄着咱帮你出钱”。

有了老皇帝的认可和投资,棉布庄便可以大张旗鼓地干起来,打造棉花帝国的远大设想,终于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朱高爔心潮澎湃,倍感振奋。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打造领先于世界的棉纺织业,以棉花为媒介,让大明的资本一步步走向海外,构建以大明为核心的经济圈,实现大明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为了这个目标,朱高爔愿意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