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何为民心?百姓还是乡绅(2/2)

“伱懂什么?”

他斜着眼,故意以蔑视的态度激怒张异,张异却不上他的当,笑呵呵:

“贫道不懂,只不过您说的空印案,是贫道提出来的……

try{ggauto();} catch(ex){}

所以齐王诋毁陛下,也是诋毁贫道,所以咱们必须好好说道说道……”

“是你小子?”

王保保和观音奴大吃一惊,这空印案按照观音奴的描述,绝对是一场波及广大的案子。

全国多少州府县城,只要是主印官员,皆在这个范围之内。

更不用说,其他历任当过主官的京官,加上他们背后的家族。

这些人牵连起来,可是非常大的数目。

而这个大案的发起人,是张异?

“没想到你小子满口仁义道德,心却黑的很!”

王保保忍不住嘲讽张异。

张异不以为然,呵呵笑道:

“如果贫道说,贫道救了许多人,您信吗?”

空印案牵连四百多人,对于它本应该波及的范围来说,已经少了将近将近十倍。

张异心中对这件事的处置其实非常满意。

这案子放在目前他所处的时空,后世有人书写史料的话,绝对不会再是洪武四大案之一。

因为现在的空印案压根不配,

无论是杨宪案还是海盗案,都比这件事严重得多,

而且张异相信,因为他的出现,原来的洪武四大案,大概率都不会发生了。

朱标不死,就不会有蓝玉案!

胡惟庸经历过这么多的变化,早跟历史上的那位不同,加上朱元璋对宰相制度的思考,很有可能会让他平稳逃过一劫。

至于郭桓案,张异相信随着算学普及,和他推广的财物制度逐渐落实。

地方上的贪腐不能说没有,但应该捅不出那么大的篓子。

唯有空印案,是一定会发生的。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现象,张异也知道老朱忍不了这个现象。

如果让老朱自然发现,这个案子应该会晚爆发几年。

可是那时候的朱元璋,杀的人可是现在的十倍。

不过除了张异自己,大概没有人会相信这句话。果然王保保闻言讽刺道:

“见过不要脸的,但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道士!

把屠杀当慈悲,龙虎山上的人果然都是心黑手辣的混账!”

张异早就习惯了别人对他的无解,嘿嘿笑,也不在这个问题上深究。

他说道:

“空印案涉案千人,陛下只处置了四百人,这四百人中,还有许多是因为空印案进去,因为别的贪腐的事入罪的……

这里,还有部分是官员家属!

陛下已经是属于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空印之事,固然有事急从权之无奈,却也有官员欺瞒圣上之居心!

他们若是真有心,可上奏书指出此事的不对!

大明如今才六年,陛下有足够的胸怀去改变这一切!

可整个官场,十分默契地将这件事变成潜规则,才是陛下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