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搅局,开门放朱棣(1/2)

第356章搅局,开门放朱棣

“都死了?”

朱标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上朝之前。

刘基提前见了他,告诉他这个消息。

一场大火,数十人的性命,全部葬身于火海之中。

“昨天孟家的族人被孟老太爷招呼到他家宗祠去议事,然后,他们就再也没走出宗祠……

根据村民去江宁县报案,当时火势撒后的得很快,并没有人走出来!”

朱标的脸色瞬间涨红,这场火未免来得也太巧合了?

他已经感受到,满满的恶意扑面而来。

原来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真想要做一件事,竟然会如此凶猛。

他深吸一口气,问:

“怎么办?”

刘基眉头紧锁,摇摇头。

这场火烧死了孟家人,也烧断了他们从江宁县令身上揪出来的证据链。

孟家人身死……

这场案子彻底成为无头公案。

哪怕朱标明知道离青陌和李氏不可能通奸,他们也没有合理的手段,去将这件事给揭露出来。

除非,离青陌自爆身份。

锦衣卫出来战场。

可是这样不仅会暴露张异的身份,也会让张异知道黄家父子的身份。

这是不得已的下策。

“先上朝!”

朱标让刘伯温离开,在太监的引领下,前往奉天殿。

太子替皇帝监国,

百官先拜过不在的朱元璋,再拜见太子。

按照往常的惯例,百官开始通报政务。

朱标提起精神,一桩一桩尝试处理这些问题,他还时不时询问李善长等人的意见。

然后他的决策,和李善长定的方向大差不差。

李善长很满意这种效果,皇帝不在和皇帝在应天,对于百官而言的体验十分不同。

朱元璋的主见太强了,他们很难有决策者言听计从的经历。

当然,这并非说明朱标性格软弱。

相反,这位太子殿下年幼监国,其实做的很好。

他有自己的主见,也愿意从善如流。

一场朝会,就在太子和群臣难得的愉快中逐渐流失。

不过大家都知道,有件事迟早要爆发争吵。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望向刘基。

刘基低眉顺眼,没有动作,此时,大理寺卿却站出来,道:

“殿下,臣有一事启奏!”

“准!”

“今日应天府知府送上一份案卷,乃是龙虎山真人嫡传,大真人张正常次子张异暴毙岳母通奸,侵占百姓财物之事……

臣收到卷宗之后,已经派人去应天府审核,查阅!

此事证据确凿,本当结案!

只是此事毕竟牵扯龙虎山,臣还想请教一下殿下,该如何处置此人?”

朱标深吸一口气,问:

“那你认为当如何?”

“张异只是八岁孩儿,但颇有神异,来京城这些年,有神医和异士之名!

如今却出了这等事,实在唏嘘。

臣以为,尽管此人是个孩儿,但国法不能不正!

所以,臣建议脱了此人的道籍,然后将他流放北地……”

大理寺卿说完,有臣子站出来说:

“臣附议!”

然后,又有各种人出列,纷纷附议大理寺卿的做法。

朱标面色一沉,朝中的大臣他自然认知,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党派,不同的派系!

甚至,来自于刘基身后的同僚

他想了一下,说:

“你说他犯了什么罪?”

“侵占财产,身为方外之士,纵容道观藏污纳垢……”

朱标问:

“本宫记得,去年那位小真人给孔克坚治病,收了多少钱?

他今年初的玻璃镜子,在拍卖行卖了多少银子?”

朱标这个问题,问得在场这些人一时间回不上来。

“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贪墨区区千两银子?此为其一!

其二,他还是个八岁的孩童,纵然李氏真有通奸行为,又与他何干?

此事他纵然有错,本宫却觉得,这最多也就是个面壁思过之事……

况且……”

朱标尚未说完,李善长站出来,道:

“殿下分析得有理,但话不能这么说!”

朱标的目光落在李善长身上。他道:

“所谓国法,家规……事实就是事实,并无如果!

这世界上有家财万贯,依然一毛不拔之人。

世界之大,什么事情没有?

那孩儿虽小,却也是一观之主!

他的所言所行,享受着龙虎山给予他的待遇,自然也要承受他带来的后果。

龙虎山总领天下道教,是道教的门面!

出了这档子事,不罚,说不过去!

然殿下所言也有道理……

八岁孩童,自是有过失之处,也当从轻发落!

要不这样,臣建议处死李氏和离青陌,让那孩子看着,也当是给他一个教训!

然后将他游街,再脱去道籍,驱逐出京城,也就罢了。”

朱标面沉如水,李善长这种做法,看似是轻轻落下。

可如果张异真的按他的做法走一遭,这孩子的道心估计就毁了。

从孟瑶出现在朱樉车架前开始,这些人大概也意识到张异很难死了……

可是通过羞辱一个八岁的孩童,去羞辱龙虎山和张正常。

这是满朝文武,对他干涉科举的报复。

也亏得张异有龙虎山的背景,换成其他人,恐怕早就死在牢中。

朱标见证了满朝文武们,如何在同心协力之下,将一些无辜之人,打成罪犯。

这里没有为百姓谋利的大义,只有尔虞我诈的算计。

张异之案,算是他在监国之后,见证了相权的凶猛。

这还是他的父亲,在背后给他支持的情况下……

他很怀疑,如果父皇驾崩,自己独自一人成为大明的皇帝。

眼前这些人,会不会让张异死在牢狱中。

君王也有君王的无奈。

哪怕意志坚定,手段狠辣的朱元璋,有时候也不得不遵守君臣之间游戏规则。

李善长说完,百官乌泱泱的跪下去,更多的人去附议他的话语。

胡惟庸心有不甘,他觉得这件事并不能让他满意,他希望的是张异死。

只是他看着李善长的背影,想起今天早上听说的大火。

李善长警告过他不要用盘外招,但那场大火,却烧得胡惟庸心头燥热。

他叹息一声,也跟着跪下去。

一时间,汹涌的压力,朝着朱标压过来。

“我反对!”

奉天殿中一人举手,反对这满朝文武。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李善长闻声也回头,不敢置信。

常遇春!

站出来的人,不是刘伯温,而是常遇春。

“遇春!”

李善长也吃了一惊。

常遇春竟然是第一个明确站出来反对的人、

try{ggauto();} catch(ex){}

严格来说,他和张异还有一些间隙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