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他是读书种子?不可能,绝对不可能!(1/2)

第104章他是读书种子?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老朱将张异送到国子学,可没安什么好心,就是他知道那个小混蛋最讨厌读书,故意送去恶心他的。

当然,他心中也未必没有要改造张异的意思,不过这层意思至少在那个当下是没有的。

没错,谁说心机深沉的皇帝就不能任性?

但他转念一想,这小子连他有时候都无可奈何,他去国子学能听话才怪。

所以当许存仁说出那句话的时候,老朱太亲切了。

他也没少被那小子磨砺,还不能杀了他。

徐老爷子将昨天国子学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老朱和朱标吃瓜吃得很开心。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看别人倒霉永远是最爽的。

第一天就大闹学堂,而且还没吃亏?

朱元璋都佩服这个小子的本事,他这个不学无术的小混蛋怎么就这么能扯淡?

“君子不器,君子动手不用武器,亏这小子想的出来,有辱斯文!

还有,不尊师重道,也该处罚!”

虽然心里乐呵,但表面上皇帝震怒。

君子不器,

器者,形也!

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孔圣人此番话,意境深远。

但却被那小子曲解成君子打架,不用武器?

朱元璋也能想象国子学那些整天做学问的博士听了,会气成什么样?

皇帝装模作样的,高声说要惩罚张异,

朱标早就将父皇的口是心非看在眼里,他轻笑,为张异求情:

“父皇,其实也不能全怪张家那位小道长,实则是学堂的先生太过分了!

张异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来反驳,也算有几分急智!

那位李先生,明显是因为衍圣公的事情迁怒张家,他故意针对张异,便不算行了师道,

张异讽刺他不曾传业授道,还企图齐之以刑,小人也!”

朱标是太子,他给李贽定下一个小人的评价,可以说已经绝了这个人的政治前途。

老朱微微点头,朱标这么说其实没毛病。

如果那位李先生只是因为张异吃到,罚张异,从师道的角度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哪怕他问“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句话询问张异,再借孔讷来打击张异,这其实也不算过分。

抬高张家来打击孔家,又故意引导群臣看张家不顺眼,这本就是朱元璋以帝王心术特意引导的结果。

朝堂上有那么一批人,对老朱如此对待孔克坚的做法不满,却又不能对皇帝发泄出来,所以自然而然会迁怒到龙虎山身上。

张正常圣眷正隆,他正在做的事也是利益千秋的大事,

朝廷中的官员就算对他有意见,也不会在皇帝推种痘法的时候去触霉头。

所以,阴差阳错之下,张异成为张家人被人针对的第一人。

针对就算了,只要做到这一步位置,火候也到了。

但李贽继续问出君子不器,哪怕没有多少城府的人也会看出他的针对和刁难。

换成其他孩子,可能被刁难也不会反抗,甚至连觉察都不会觉察。

唯有张异,他不一样呀!

连皇帝都被他磨砺,他岂是能成为别人踏脚石之人?

“除了性子恶劣,嘴巴很臭,这小子确实还不错!”

如果自己不被张异磨砺,老朱还是挺喜欢张异的性子……

他想了一下,说:

“许存仁!”

“臣在!”

“国子学乃是我大明培养人才之地,为人师者当公正,切不可以私心污染圣心,那个李贽即日起赶出国子学,流三千里!”

“是,陛下!”

许存仁神色未变,他跟了朱元璋十年,从他说出张异的故事开始,他就明白李贽的下场不会太好。

张异这个人皇帝可以不在乎,但皇帝的威严却容不得一丝触碰。

他过界没关系,但张异把事情闹成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就注定了他的命运!

“张正常家这个老二性子顽劣,朕本来念他在京城给朕诵经祈福,给他一个前程,他却如此跳脱,也要好好管教,许老这件事你就费心了,朕把他送到国子学,若他没学出个书名东西来,也丢朕的脸!

只要不是故意针对,你可以随意处罚!

对了,你对这孩子评价如何?”

许存仁想了一下,回:

“是个读书种子!”

“啊!”

“嗯?”

朱标和朱元璋对视一眼,差点笑出声。

张异是个读书种子?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小子一身反骨,就差把对儒家的鄙夷写在脸上了,他哪有一丝读书人的影子?

许老见皇帝和太子的表情怪异,却也理解,他笑着诉说了故事的后半段,他和张异的对话。

“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张异这两句话,可算是叛经离道。

大明尊程朱理学,理学对知行的认知,是先知后行!

所谓以知行合一,其实已经算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皇帝和太子都不是做学问之人,对知行合一还是先知后行兴趣不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明白这句话的意义。

try{ggauto();} catch(ex){}

能说出此言者,绝对是一位堪比宋濂,甚至比宋濂更厉害的大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