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有枣没枣打一杆(2/2)
听到突破二字,戏忠眼前一亮:“主公放心便是!”
看着一脸认真的戏忠,刘备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对了,还有一件小事。”
“志才,我写了一些信件,接下来你替我送出去。”
看着戏忠好奇的模样,刘备就拿出了一摞绢布:“以冀州刺史、讨逆中郎将的身份,邀请一些优秀的寒门子弟为冀州的军司马、县丞,顺便写封信问候一番。”
try{ggauto();} catch(ex){}
戏忠随便看了看,这些绢布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邀请其他人过来做官的。
而且,给的官职,最低都是军司马、县丞,有的甚至直接给了郡丞的位置。
寒门子弟,出仕的时候,想要以军司马为起点,那得父辈生前有很多好朋友才行。多少寒门子弟,都是以郡吏作为起点的。
“主公,这些信件,有的是颍川人,有的是徐州人、扬州人。”
“就算是比较近的颍川,也许十天半月才能送达。”
“远一些的徐州、扬州,恐怕得两月功夫。”
“若是遇上恰好主人不在家的,三月四月都有可能。”
“除非采取某些特殊手段,否则,很难在洛阳的圣旨到来之前全部把信送到对应的人手中。”
刘备不以为意:“送不到就送不到吧,这不重要。”
拉拢世家,对于如今的刘备而言,难度太大了。就算折服了某个世家子,让他背叛自己的出身,那又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有这时间,十个寒门子弟都能说服。
就像鲁肃,他连寒门都不是,就是一本地豪强。
刘备以安喜县尉的身份给他写信,鲁肃肯定不当回事,人也不会过来。
可刘备以冀州刺史的身份给他写信,估计能开心的直接带着老娘,带着家丁,横穿淮南、徐州之地,也要跑过来投奔刘备。
可要是想招募周瑜,那就难了。
周瑜所在的庐江周氏,可不一般。
周瑜的高祖曾任尚书令,堂祖父堂叔父都曾担任三公之一的太尉,亲爹周异也曾担任洛阳令,周瑜若是想出仕,根本不需要给别人当狗,就能举孝廉,县令起步。
类似的还有荀彧、荀攸,确实有才华,可家世太好,起点太高。
如今刘备仅仅只是自称冀州刺史,又不是真的,根本没法征召他们这种人才。
“纯属闲棋,十个寒门子弟中,能有三个过来看一看,最后能留下一个,志才你也能轻松不少。”
鲁肃如今还在老家读书,什么,你说鲁肃今年才十六,还太过年轻?
没关系,过来了也能读书,还能一边读书,一边当县令实践,多好。
徐庶如今也不知道有没有杀人,有没有改名,但没关系,刘备这里也有的是书籍,可以好好培养,先过来当个亲卫,安民军内部的培养体系,已经不比寻常世家差了。
还有太史慈、徐盛、陈到等人才,连寒门都不是,连豪强都不是,大概率是小地主或者普通人,若是愿意来到安民军,接受安民军的培养,只会比历史上更强。
就连李儒和贾诩,刘备都给他们写了信。
如今的李儒,还没有投奔董卓,还是大汉的一个博士。
还有贾诩,这会儿辞官在家。
他们二人便是典型的出身不好,哪怕已经是宗师了,可还是受排挤。
倒不是说他们没法当太守,只是他们不愿意当狗。
真要是舔着脸给袁氏当狗,以宗师的实力,当个地方太守还是不在话下的。
“当然,就算一个都不来,也不重要。咱们安民军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梦君便是这套体系之中走出来的。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更多的梦君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