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请太傅称尚书令!(2/2)
刘备微微摇头:“朝廷不可依仗,也没法期待。”
“接下来,只能靠你我之辈,消灭王贼了。”
“宪和,洛阳那边就靠你了。”
精神离开无何有之乡,回归现实,睁开双眼,是熟悉的营帐。
“志才,这三天以来,有多少豪强投奔我们?”
“中山国一共有大小豪强三十七家,其中,有二十七家选择投奔我们。”
“中山国之外,也有人过来投奔,但可能是时间太短,大家都在观望,所以,投奔者较少。”
“由于主公您的仁德,这二十七家基本上都拿出了老本,光是族兵就有八千六百多。”
“这些族兵,虽然实力不强,纪律性也不强,基础也不行,但用来壮壮声势,打顺风仗还是可以的。”
“另外,云长从族兵之中,挑选了七百多好苗子,单独组成一军,充当新兵营。”
所谓的好苗子,就是根骨好。
普通人修行导引术,一天三顿,顿顿有肉,可能也得炼上两三年才能大成。
根骨好的,一天三顿、顿顿有肉,一年甚至半年就能导引术大成,就能穿铁甲仍健步如飞。
如果每天晚上,还能跑到无何有之乡学习导引术,再肉食管够,那么三个月到半年就能导引术大成。
“他们的家人都接到庄园里吧,以后,就是安民军的同袍了。”
戏忠点了点头,接着道:“除了这些豪强之外,良家子出身过来投奔的也有许多。”
良家子们往往结伴而行,一来就是数人到数十人。
“这些良家子基本上都是从小开始修习导引术,还懂得军法,能简单的识文断字,符合安民军的标准,就是数目有些少,远远没法和豪强族兵比,只有一千一百七十多。”
“优中选优,选出二百人,以什为单位,直接充入安民军。其余的,作为基层军官,整训豪强族兵。”
说完,刘备就抬了抬手:“志才,朝廷明显就是不想管。”
“我刘玄德,好像才成了那个多管闲事的人。”
“不过,我从来也不是为了高官厚禄才兴兵讨贼。”
“冀州数百万百姓,朝廷诸公不在意,我刘玄德在意!”
“天意如此,只能速战速决了。”
“得到消息之后,王贼此刻一定很开心。”
“不过,他高兴不了多久了!”
“志才,我记得邺城附近,一共也就才六千大军吧?”
“对!”戏志才点了点头。
“这六千人,有一千人是太平道作乱之前就活下来的老兵。”
“有三千人是皇甫义真担任冀州牧的时候训练出来的精兵。”
“还有两千,是王贼上任之后招募的新军。”
刘备捋了捋胡子:“这一战的主力,还得看咱们安民军。”
“备决定亲率两千安民军北上,与之决战。”
“志才,有信心吗?”
“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