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杨稀民2(1/2)

“建森叔,和他们掰扯啥!1队里的社员心不齐也不是一天了!”张二河打断了王建森还想掰扯的话。

拐子河村三个生产队,就1队人心不齐。范德彪为啥敢明里暗里往自家捞,不就是利用1队社员心不齐的弱点吗,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这就给了范德彪各个击破的机会。

“棉衣的问题我来想想办法,可粮食和房子就得村里想办法了!”看着门口1队瞧热闹的人,张二河有些寒心。看这样,指望他们队里自救是不可能了。

眼瞅着杨稀民家房子摇摇欲坠,现在可不是磨叽的时候。虽然这事和张二河没啥关系,他能提个醒就是仁至义尽了,可总不能真就看着他一家子饿死吧!

村里自然不能饿死人,这也就是范德彪有私心,不然把事情报给马保国,咋也不至于到了饿死人的地步。

给杨稀民家批借粮条子,范德彪是有条件的,粮食他可以让队里批。但借出来的粮食,得分他一半。不然他就不上报。这也是后来杨稀民酒后说给张二河听的。

这个时代,粮食确实很紧张,但村子里挤一挤,还是能找到一些的。只是,这需要有人承担责任。

而最棘手的问题却是棉衣。与未来几十年后不同,那时家家户户的衣柜里都有几件棉衣和羽绒服,甚至送出去都没人要。但现在却不是这样。

这个年代,物资匮乏,生活艰苦,普通家庭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拥有一件棉衣都是一种奢望。

因为制作棉衣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而且棉花等材料也非常珍贵。所以,每个家庭成员通常只有一件棉衣,这还是经过数年的积攒才能够置办起来的。

然而,张二河却与众不同。他一次性地为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们都购置了新的棉衣。这样的举动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而其他家庭则很难有多余的棉衣,甚至有些家庭连一件完整的棉衣都没有。他们只能穿着破旧的衣物来抵御寒冷的冬天,生活十分艰难。

就比如这杨稀民家,满家连一件都没有。除了杨稀民,其他家人都缩在被窝里。

在王建森看来最难解决的问题,张二河竟然都接下了。他自然得把粮食和房子的问题解决了。

棉衣是张二河让老三回去取的,林春杏对此没啥意见。淋过雨的人,总想着下雨的时候为他人撑把伞!

特别是当知道杨稀民家断顿了两天后,还贴心的用红糖煮了一暖瓶壶姜汤,让老三给捎了过去。

就是张二河他老娘颇为抱怨了几句:“这老二也真是的,你说你一个普通社员操得哪门子心!”

“娘,我看杨稀民家也确实可怜,我二哥说了,能帮就帮一把!”对于老娘的话,他虽然不赞同,可也不会反驳。

“整天你二哥,你二哥!在你眼里全是你二哥!咱娘说的话就不听啦!”

“再说了,他家可怜,谁家不可怜啦!咱村穿不上棉衣的多啦!咱帮哪个的是?”

“想当年,我和你爹…”老三张小河一听他娘想当年,头皮发麻。知道自己现在不跑,耳朵有得被虐,赶紧找借口要送棉袄开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