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政 3(2/2)
相对封建官制改动比较大的是:司法!江北的保(由于警字老是引发屏蔽,故此改为“保安”)检法司彻底从行政官员的手中剥离,形成了由上至下的“条”系统。几者相互制约平衡,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官府”系统。
官府所有的小吏,也就是公务员,由江北系的小学毕业生,伤兵,或者经过培训的保安充任。只是为了宣传,为了壮大,经过培训考试吸纳了少量社会人员。
这些基层小吏月薪较低,仅仅相当于红旗军的新兵,一个月只有四块银元。由于不像军中管吃管穿,也仅仅是混个温饱而已。
但,温饱二字,在这个时代是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至于考虑长远的什么高薪养廉,目前的这个阶段,根本不可能兼顾!而且,在李林杨的思维中,绝不能搞成二十一世纪那种高学历的都挤破脑袋考公务员的情形。因此,基层小吏的定位就只是普通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大致以国民平均收入为准。
即便是如此,江北报考的人也非常多。过去现在未来,国人对于吃皇粮的执着,不说大家都明白。虽然朝廷对李林杨心怀戒惧,但普通老百姓可没有这种顾虑,也想不到。
至于,红旗军缺少的专业人员,比如法官,江北走的是社会招聘的路子。著名的绍兴师爷中的刑名师爷,这类人的法律造诣比起读圣贤书的县令要高深不知道多少倍!只要加以培训,使之其判案符合红旗军制订的几条原则,暂时大清律改改就能用。
虽然这些法官的待遇不可能高,只是相当于红旗军的准尉,一年后正式入编才能拿少尉的待遇,成为正式的法官。而且限制条件很多,没有县太爷那么威风八面,但是毕竟是官!
而且江北的法官,只要不违法,不错判案子,不仅仅是能升官,还能永远都做下去,县令知府甚至江北巡抚李林杨都无权罢了他的官!钱途虽然不佳,但尊严和前途是有钱也买不来的。三榜进士固然荣耀,但,考取难度之高,都不只是个人的努力和聪慧能决定的了,还得祖坟冒烟。
整个江北三十五个州府县只有四五十个位置,很抢手的!而江北系,由于红旗军连战连胜,先不说什么造反不造反的事情,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江北系乃是类似湘军,淮军的又一大势力集团已经成型。哪怕是在满清内部,这也是一大拥有光明未来的集团!因此江北系对各种人才的吸引力非常大。
早一天加入,未来就更加光明可期!国人保守,但聪明人也多!有眼光者也不少!
由于江北各县令被限制了权利,薪酬也改革了,养廉银取消,养不起师爷。于是乎他们原本聘任的师爷,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师爷纷纷报名,可以说是一瞬间就填满了江北法官的编制。
从去年十月开始,仅仅两三个月时间,整个江北的官吏系统焕然一新。红旗军十年准备,各种配套政策都有谋划。而且这些新政大多并非出自李林杨的臆想,新政中有很多政策其实都是对封建的改良,简单的来说并不很超前,非常十九世纪化!非常中国化!因此新政的阻力虽然大,但那些阻力主要来自朝廷和传统观念。
但,新政的根本理念,已经与封建统治完全不是一个逻辑了!虽然做不到,但所有新政都必须与向那二十四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同向!在新政颁布的环节中,有专业的委员会理论审核,以确保方向!
短短几个月,新的系统运转虽然还不够顺畅,BUG不断,但已经是初见成效。
邓宝山等人对新政非常有信心,认为只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低配版的改开必将实现。而且,说句狂妄的话,怕是比另一个时代改开更快,一则李林杨的见识避免了一些问题,二则江北系的新政执行比较“不文明”!
但是,比这个时代肯定文明!
满清的统治非常残酷,一切统治其实就一个字“杀”!解决不了民生,就解决生命!曾剃头曾国藩就是代表。再比如当下,战争刚刚结束,各地军队返乡,第一件事情就是剿匪。红旗军在江北剿匪,罪大恶极被斩首的已经近两千,被发配矿山挖矿的也过万。而,清军剿匪,往往是一个字“斩”!不分主次,不分男女,不分老弱!更有甚者,杀良冒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