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战滦河 9(2/2)

而北面,李大明带着秦军在死战抵挡日军第五师团另一个支队。话说这个支队就是当初打破冷口的那支山口支队。在青龙以北的太平台激战三日,部队再也难以支持,只能退守青龙镇。说是镇子,其实只是一圈土围子,能够防防雨季沙河水的暴涨而已。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这圈土围子成了李大明部的有利阵地!

try{ggauto();} catch(ex){}

日军第五师团山口支队连续作战,山地行军,物资补给困难,本来就只带了四门山炮,现在炮弹已经打光了!

只凭借轻武器攻城(土围子),李大明这边因为数千百姓就在土围子中,为了保家,故此满团练表现的异常英勇。

日军进攻连续受挫!又三天的激战,李大明这边伤亡足足是日军两倍,但是阵地仍然在手。而日军则是不仅仅打光了炮弹,连子弹也不多了。

连子弹都快没了,仗还怎么打?山口支队长派人催促补给。

不催不知道,一催吓一跳!

大约十天之前,东北军祝之三就接到了李林杨的命令。东北军虽然多,但是除了第八旅,能打仗的只有周冠军第四旅派过来的两个团,这两个团已经扩充为旅。扩军太快,因此战斗力并不强,而且武器也不齐备。那就只能多派兵力,于是参谋长兼副师长周润奇带领两个旅一路走西线,一路顺着凌源这条山道就杀了过来。顺着凌源南下,速度快,但周润奇担心耽误时间。故此,另一个旅走的西线,绕路比较远。

日军兵力严重不足,不可能处处设防。而且,日军第五师团这个山口支队根本就没打算回头,在他们看来,已经破过一次的冷口关,而且这次还是南北夹击,根本没有打不下来的可能,所以就根本没有在后路上部署守军!因此周润奇带着一个旅本来以为是要打一路硬仗,但却没想到打仗就是行军,一路上几乎是畅通无阻!

当初李林杨说十五天援兵到,周润奇抵达青龙的时间正好是十五天!

周润奇的战术眼光极高,趁着日军搞不清自己的兵力,第一时间就带兵冲了过去。敌我双方都是只有轻武器的部队,打仗要诀就是:以多欺少!山口支队被前后夹击,顿时大乱,不得不逃入山间。以为进山就安全?就能逃出升天?别忘了这里有青龙镇本地的猎人,地理非常熟悉。

只是日军虽然乱,兵力也少,可是只凭周润奇和李大明一万兵力想向全歼,也很难。东北军一个旅,因为缺乏重武器,没有炮兵团的配置,故此一个旅三个团加上旅部兵力只有五千。而且,哪怕是周润奇带领的这个旅是主力部队,五千兵力也仅仅三千多支步枪,武器弹药其实是严重不足的。更何况,周润奇还得兼顾朱玉那边的安危,在打乱了山口支队之后,立刻就分兵增援冷口战场。

分兵之后,周润奇李大明联军就更无力围歼山口支队了,因此,多给了日军山口支队几天喘息时间。很快,东北军走西线增援的另一个旅也到了,三四倍的兵力压上来,缺乏弹药的山口支队连固守待援都难以做到,只能分散突围。四五天之后,日军一个支队就被分割包围在几条山谷中。

其实也不算什么包围,只是堵死了日军的逃跑路线,堵住了山口。月底,又累又饿还受冻的残余日军近一千,投降!能够逃出包围圈的总计不到五百。日军出兵时三千多兵力,战斗伤亡不到一千,加上投降的和逃跑的,总计两千五百左右。

数量有差!那就只能问山中的野兽了!哪怕是猎人也不可能把原始的山林摸的清清楚楚!

在得到了两个旅的兵力支援之后,朱玉和周润奇的兵力已经达到两万余。虽然取胜不易(火炮极少,主要是轻装步兵),但绝无失败的可能,冷口分战场,稳了!

东北军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训练,缺乏磨合。另一方面,发展扩军的太快,东北军全军近五万,军饷虽然已发放土地的办法解决,可是粮食问题,别说当下不能抢,就是能抢,地广人稀的辽西也很难满足五万大军的胃口。周润奇此来增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来吃粮的。冷口关这里,战前运来的粮食足够再吃两个月。

日军第五师团第十旅团(大半个)在关内牢牢的堵住了朱玉的南下,而朱玉和周润奇这边其实是真不着急。别看兵力足够,真的进攻,还不一定能打过日军第五师团不满编的一个旅团。

那就耗着吧,战场总是会变化的!决战时刻未至,那就冷枪冷炮天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