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东华门唱名(2/2)

好好好,你我相伴一生,数十年的夫妻感情竟然不如那女人,肮脏的女人竟然也能胜过我在你心中的地位,你不是要休妻吗?那你休就是,我这就收拾嫁妆回家去了!”

盛竑刚想说话,外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无知逆子,人家给你戴了帽子你还心心念念不忘嘛!真是没出息,你再这样,只怕死后都要落得被人算计的人财两空!”

try{ggauto();} catch(ex){}

老太太留下一句话,自己转身回去了。

盛竑长叹一口气,不得不放下了对林噙霜的追忆。

王若弗不懂得见好就收,还是被身边婆子强行拉回房间去的。

“我真是无能,家中大乱至此,真乃我之过也!”

长夜漫漫,盛竑忽然失去了对夜晚的信心,变得无比恐惧起来。

……

在盛家狼奔豕突的同时,今年的殿试也要如期召开了。

在北宋初年,解试、省试有黜落,殿试也时有黜落,但仁宗嘉佑二年开始,殿试非杂犯者便得以免遭黜落。

再后面一点,到了哲宗元祐八年的时候,殿试中杂犯者都免了黜落,从此殿试不黜落成为一种制度被延续下来。

殿试结束的很顺利,宋代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了前代黜落举子的习惯,只要是过了会试的,基本上都能高中。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中举被认为是一种荣耀,考生能够表达对皇帝的感恩之情;而殿试落榜则常常导致考生怀怨。

参加殿试的考生已经千辛万苦的通过了省试和解试,因此殿试落榜对他们的打击常常比省试落榜更为沉重,这对统治者来说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现象。

此外,赵宋王朝对省试的黜落名额进行减少,而殿试不再黜落的政策也让考生心存感激。应举之人忠心耿耿,这也是殿试不再黜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皇帝高坐在御座之上,擦了擦昏花的老眼,看到了坐在中间位置的白景善。

这些日子,随着对顾廷烨这小子了解的越来越多,他的心中对这个顾家的小子已经多了几分看重。

如此文武双全的小子,莫说是在勋贵人家里头,就是文人世家也属于少见。若是能够亲手提拔这样一个优秀的年轻人才,那么自己很多大事就可以靠他完成,也不至于死后被人欺负了。

作为一名皇帝,虽然已经年老,但是老皇帝手中的权力把持得却十分牢固,不论文武大臣谁都不能从他的手里抢夺哪怕一丝更多的权力。

立储的事情使他和大臣们的关系闹得十分紧张。就连邕王和兖王这两个人望最高的人选,也和他若即若离。

如果不是百般尝试生儿子都遭到惨痛的失败,他永远也不想让自己的皇位和权力从自己手里过渡到一个貌合神离的人手中。

大宋承平不到百年,宗室繁衍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了很多旁支,人数更是多达数十万。

放眼天下,哪里没有赵宋宗室!

可是,邕王和兖王这两个近枝却一副乾坤已定的样子,让他看了就觉得厌烦。

……

不久后,新科准进士们的试卷被收了上来,老皇帝今天的精力还算旺盛,自己拿了几份卷子看起来。

他刚才在来回走动的时候就盯上了顾家小子的试卷,如今刻意寻找下来,很快就将其找到。

“重耳立于外!”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直接把老皇帝给干破防了。

困扰他很久的问题,一下子茅塞顿开。

说的没毛病啊,为什么非要在这两个忤逆的畜生当中寻找一个作为继承人呢?

天下的赵家人那么多优秀的,总不会一个都没有吧。

既优秀又能够好好孝顺自己,在自己死后给自己留些血食的,恐怕也大有人在吧。

真真是老糊涂了,以前竟然没有往这个方向上去想。

老皇帝简简单单翻了卷子,随手指了一个名次,便回到后殿去了。

白景善不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被皇帝察觉到了,他已经出了宫,与等在外面的石头汇合起来。

“石头,我吩咐你去做一件事情,一定要保证机密,不要被外人知道,最好不要亲自去做,假手于人坏了,层层交代下去,,千万不要被别人查到了,是你干的!”

石头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把耳朵凑了过来。

“公子,你是说让人传唱这几句歌谣是吗?我懂了,我这就去委托漕帮兄弟帮忙传唱,保证不出十天,京城里的小乞丐和小孩子人人都会唱几句!”

“记住了,千万不要让人查出跟脚来!”

石头听命去安排了。

……

“来人啊,将天下宗室的名册给我拿上来!”

很快,老皇帝拿到了名册,一一翻看后,基本上锁定了三个候选人。

禹州赵宗全父子,恰好就在这个名册上。

“既然如此的话,那今年的新科进士就要好生安排一下了。”老皇帝虽然掌权多年,但朝中多是人生顾虑,牵扯甚多,想要安排一些私密的事情,却不大好办。

好在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官员,这不新一批的马上又要上岗了。

老狐狸和小清新相比,肯定是后者更容易忽悠,不是嘛!

皇帝无子,这可是每一个封建王朝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过继宗室往往是老皇帝最后万般无奈之下的选择,这个皇帝也是一样。

但是他不想把皇位交给京中的两个皇室子弟,什么邕王兖王都不是他中意的对象,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想要趁着自己还算强健,多考察考察在外的宗室子弟。

禹州的赵宗全赵策英父子,就是他的考察对象之一。这对父子和别的猪狗宗室不一样,能力不凡,如果人品也不错的话,那不失为是一个好的选择。

……

殿试一过,今科的进士正式出炉。

老皇帝左思右想,还是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了几个没什么跟脚,且能力不错的年轻人作为拉拢对象,高高的给了名次。

顾家小子虽然出身顾家,但是和家中的关系紧张,还是个聪明人,他不会想不到皇帝需要什么的。

只不过年轻人嘛,性子有些厉害,看来需要多加磨砺磨砺,最终给定了个探花的名次。

东华门外唱名也不过尔尔,白景善几世为人,对此早就没有了新鲜感,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