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2/2)
80年代什么最重要,那当然是人才了。
只要是人才,他都要,当场就给老周拍板,这些老家的亲戚只要来保证都是高薪起步,肯定比在村里种地强。
周志刚哈哈大笑,小儿子这事儿办的敞亮,不说别的吧,单说冲着他的面子能这么大方,就这一点就足够老头儿高兴好几天了。
敲定了两伙人才,周秉昆忽然想起来了,郑大虎这货好像也会木匠活,如今政策变好了,也是时候把他拉到吉春市生活了,老是在农村当个守村人,毕竟不好。
说到做到,周秉昆在马家堡子还下了一步棋,如今也到了要摘果子的时候了。
他可是没有忘记马家堡子大山里头那些百年的老木材,还在翘首以待等着他呢。
正赶上放寒假,周秉昆回家之后就把郑娟抱了起来,“老婆,你也放假了,想不想咱们出去旅个游,带上长辈和儿子!”
郑娟正在做饭,身子被丈夫抱住,虽然已经是老夫老妻了,但还是难免浑身有些发软发热。
俩人的感情在婚后一直很好,丈夫对自己的沉迷,他无时无刻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份纯真的感情不仅丈夫对她有,她对丈夫更是有着加倍的回馈。
俩人的恩恩爱爱在朋友圈里都是出了名儿的,像肖国庆和吴倩那样的,简直就是欢喜冤家,十天里边儿倒是有八天在吵架。
孙赶超和于虹倒是挺和谐,但是随着孙赶超业务的繁忙,经常不着家,那俩人也开始了频繁的吵架。
他俩最后还是生了一个儿子,算是儿女双全,这也和剧情里很不一样,就在他俩孩子出生的第二年,计划里头的生育就开始了……
所以他俩每次看到儿子都特别感谢周秉昆,要不是这个老朋友他们孙家就绝后了……
“老公,你说咱们去哪儿旅游啊?”郑娟温情无限的回身吻了一下丈夫的脸,悄声问道。
“马家堡子啊,咱们一晃也好几年没回去了,你难道不想回去看一看吗?咱们俩结婚的地方,也是儿子出生的地方。”
周聪就在厨房门外不远的地方伏案学习呢,耳朵精得很,一听父母商量什么他出生的地方立马感兴趣的凑了过来。
周秉昆一把把儿子抱了过来,老婆孩子一起抱,内心升腾出一种幸福之感。
“这次呢厂子里有一些业务想去那边看一看,我就想着咱们把你哥也接回来,让我老岳母好好高兴高兴。”
“那可太好了,我前天做梦还梦到马家堡子和我哥呢!咱们啥时候出发?”
周秉昆道:“我媳妇儿说啥时候走咱们就啥时候走。”
周聪抬头撒娇道:“爸爸,听我的,咱们明天就走。”
“哈哈!”周秉昆把儿子抱了起来,十多岁的孩子已经很重了,也就是他力道大才抱得动,现在郑娟基本上都抱不动了。
“好,那就听我儿子的,明天咱们就走。”
“好耶好耶!”
……
次日,周秉昆带着老婆孩子,还有老岳母,踏上了前往马家堡子的火车。
随行的还有木材厂的两个年轻木材工人,都是肖国庆的心腹部下,一个叫小李,一个叫小朱,业务能力非常强,这次跟着一起考察马家堡子的木材质量。
虽然周秉昆很有信心,但他毕竟不够专业,还是要专业人士来亲自考察一下才好。
如果这里的百年老木真的质量上乘的话,那么木材厂的木质工艺品生产原料就不用发愁了。
只有高端的原材料才能制作出高端的产品,这一点周秉昆无比相信,且一直亲身付诸实践。
熟悉的火车,熟悉的景色,郑母却是第一次走,此刻的她内心无比激动。
时隔多年重返家乡,内心的感觉可以说非常复杂,刚刚还有一个大侄子等着她。
一路无话,周秉昆几人到达马家堡子的时候,发现世道的变化在这小小的山村里也体现的非常明显。
原本那条颠簸难走的山路已经被翻修成了柏油路,宽阔的可以并排行驶两架马车。
众人看到了来接站的葛大成,这小子如今已经混成了村里的村支书,算是继承了他爷爷的位置。
他爹还当着村里的大夫,并不想接班儿,所以这个美差就落到了这个三孙子的身上。
虽然还是接站,但是工具已经不一样了。
几年前,周秉昆第一次下乡来这儿的时候坐的还是马车,一路走下来,差点儿没把他魂儿颠飞了。
这次葛大成开来的就已经变成了四轮拖拉机,后边儿带着个大翻斗儿。
周秉昆他们几个就被安排坐在大翻斗儿里,平坦的路程,葛大成开的无比娴熟,也就用了20多分钟就到了马家堡子。
周秉昆真没想到,当地的行动力这么强,一问竟然得知都是葛树林的面子,这位老战士在当地可是有牌面的,靠山屯儿底下像马家堡子这样的村儿还有四五个,但是哪个村儿也没有修的上这么好的路。
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周秉昆感叹着老支书的神通广大,也为自己能够在这里生活的那些年感到庆幸。
郑大虎并没有来,今天跟着伐木工进山伐木去了,这家伙力气大,工人们都喜欢带着他,一个顶俩。
说实话郑大虎年纪也不算小了,但是这货从来都没结婚,也没生过孩子,心理年龄更是年轻,所以在外表上一看,根本都看不出来三四十岁的样子,外来人不知道,还以为这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呢。
拖拉机开回马家堡子的时候,村民们都跑来迎接,他们都想看看当年从这里走出的知青到底混成什么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