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接战林凤祥(2/2)

丁宝桢微微颔首道:“孙先生所说也不是没道理,茶车我们可以派人护送先行出发,可咱们两个不能走!”

乔致庸叫好道:“不错,丁兄果然知我懂我!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虽非守土之官,但亦岂有坐视国乱,弃民而逃的道理!要我说,咱们就跟长毛干了!”

刘黑七也拍案而起,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他当初为什么追随乔致庸了,还不是为搏一个封妻荫子的机会!如今机会到来,身为男子汉哪有逃避的道理!

三人互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脸上的热切,孙茂才看到劝不住,便主动请缨,带领茶车队伍继续北上,趁着兵锋未到的时候,给乔致庸减少点损失。

事情商议完毕,孙茂才即刻出发,带走了五十乡勇,持枪荷弹,离了绛县继续返家。

绛县知县潘名奎都看傻了,这几个傻小子,这不是主动往火坑里跳吗,多少年了没见过这么缺心眼的人了,可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一年领多少俸禄啊,你们三个玩什么命啊!

不过想想也是好事,自己一个文弱书生根本不懂得如何防守,走是不能走的,长毛作乱以来,因为弃地不守而被问责杀头的官员可不在少数。就是这次的事,估计没有几个巡抚的顶戴也是摆不平的了。

所以潘知县宁愿殉国,也不肯逃走,正好让这三个傻小子帮忙分担一下压力。

潘名奎口头上表示了欢迎,又拿出了一幅舆图,供这三个傻小子观看。

乔致庸三人看了良久,竟然不约而同的都用手指指向了一处地方——横岭关。

横岭关是一道横亘于垣曲县与绛县之间的天险之地,在此防守,正可以起到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作用。

当下,潘名奎命令师爷去招募临时的乡勇,而乔致庸三人则带着剩下的四百五十名乔家军乡勇一路疾驰,来到了横岭关。

横岭关是中条山的一处险要关隘,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两侧分水流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端的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后世的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就和侵略者在此大战一场,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这里的战略性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扼守着垣曲进入绛县的唯一通道,除非你长翅膀,要不然只能从这走。

太平军也不是傻子,从当地人那里问讯到了足够的地理信息后,也在不断整兵备战。

只要能够拿下横岭关,顺着横岭古道,进退大可自由了。进占绛县,继续北上,若有可能就要一举拿下太原府,打清妖一个措手不及,直捣黄龙!

乔致庸带着几百人来到了这处破旧的险要关城后,发现原本只有几个老迈的绿营兵守着,和没人差不多。

见状,几人也迅速的行动起来。刘黑七是做过一山之主的土匪头子,同时对于兵书战策也多有学习,因此对整顿防务这事做的也算是信手拈来,倒是省了乔致庸的好多事。

说实在的,在他们三个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