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搂钱(2/2)

“国内和大东亚区销量预估只有八百万,和欧美持平,其他地方贡献不到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国内扑了,倒是外面卖得不错。”

南大龙嘿嘿一笑,满不在乎地回应道:

“几百万也叫扑,估计只有老戴会有这么严苛的标准。”

“和以前相比,确实有所不如啊!”

“外语专辑嘛!”

“分析师的意见是什么?”

戴义琴答道:

“以摇滚为主的外语专辑,国内的市场,其实不见得很大。这种音乐形式,到底有点水土不服,没有经过本土化,多多少少有点冷门。”

这还是以戴义琴的超高人气为基础实现的销量,换个人,或许也会不错,但在国内也就两三百万的天花板。

“文化差异么?果然不容忽视!”

要说国人不喜欢摇滚也不至于,可也没到盖压其他曲风的地步,甚至都不是前列。

“一部分人的狂欢,乐队的盛宴,现场表演的气氛担当,但不能代表全部。”

戴义琴的这个观点,金尚是认同的,只是这次再次加以佐证而已。

“摇滚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说到底,咱们国内没有欧美关于肤色,信仰以及族裔的大区分,没有因为歧视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类似摇滚,hiphop之类的曲风诞生的土壤。”

舶来品到底不是本地货,没有本土“驯化”,到底隔了一层。

遗憾的是,国内的摇滚乐队,hiphop玩家大多只学到了表面的皮毛,真正的精髓并没有“移植”过来。

这也导致了国内虽然有一部分死忠,托起了基本盘,可大众还是对民谣,流行以及民族风的认可度更高。

更何况,摇滚也并非铁板一块,国内目前的主流还是朋克,可在国外已经衍生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分类,跟都跟不上,自然也就懒得跟了。

基本上,华语音乐圈子,全盘照搬的大多死得很惨,借鉴一下,玩自己那一套的,大多还行。

戴义琴的这张超级大碟《itsmylife》是为了扩张其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公司全球化布局息息相关的。

目前mp3播放器的国外大卖,和戴义琴的代言广告是密不可分的。

与之相应,今夕音乐和信息聊天,博客等应用,也顺利出海,站稳脚跟。

有一个现象,让金尚也是感慨万分。

全世界mp3播放器销量目前大概在一百一十万左右,可戴义琴的电子专辑销量,超过了这个数,个别热门单曲的销量,是mp3播放器和电脑客户端下载量的几十倍。

购买量最高的是《男儿当自强》,某个不知道出于什么考量的土豪歌迷,一口气买了三百多,也不知道是不是都送出去宣传“布道”了。

可见所谓的网络电子音乐,当真是流量时代威力十足的“镰刀”,“割韭菜”效率太高了。

“其实吧,我并不觉得自己在国内有七八百万听得懂外语,还欣赏摇滚的歌迷,大多是出于我的个人名气而捧场的,下次出全外语专辑,要谨慎,搞多了会消耗人气。”

强行和市场对着干,哪怕是超级巨星,也是不行的。

“总的来说,效果还行,但……丢掉国内市场,迎合外国歌迷的喜好,有点本末倒置,目前就有零星的非议在流传。”

不成气候,可到底也是一种态度,不能完全视而不见。

确实,以后不能这么偏了。

人气没那么高的时候还好说,像戴义琴这种国民偶像,一举一动都不知道有多少人解读。

如今可不是前世那种“外国的月亮格外圆”的舆论氛围,“出口转内销”的市场并不大,立足本地才能屹立不倒。

“安心,这只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并不算失败,只是副作用有点大。好处也挺多的,国外开个唱的呼声更大了,以前可没这么多。”

国际巨星的名头,还是很有用的,赚钱嘛,不寒碜,外国韭菜也是韭菜,要一视同仁,而且割起来更没有负罪感。

当然了,金尚给戴义琴选的撑起超级大碟销量基础的外语摇滚歌曲,都是前世经过市场检验,全球流行,国内也十分受追捧的经典,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至于音乐层面的其它捞钱计划,金尚月底将会发行一张名为《大海》的专辑,将宝哥比较流行的歌曲全部弄进去,什么《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我的未来不是梦》,《天天想你》已及《还是朋友》什么的,生冷不忌,一网打尽,做了一张专辑,囫囵着卖呗;

至于小马扎乐队为梅疏影发售的今年首专,将冷门歌手的前三张专辑照搬过来,挑挑拣拣,再让主唱从公司曲库中挑几首合心意的,搭配自己填词谱曲的原创,冠上《风筝》的名字,就快要和歌迷见面了。

暑假快到了,大量年轻学生有了空闲听歌看电影追星,歌手演员们也差不多要集中营业了。

“都是钱啊!对了,电子游戏发行也要跟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星际争霸·母巢之战》也该面世了,咱们不开发,网吧装什么,网民玩什么?”

“你呀……”

听着小金夸张的语气,南大龙失笑道,

“果然是年轻人,对同年龄的喜好把握得很精准,小杰那边试玩过测试版后,都快上瘾了,就等着和同学联机对战。今年的学习成绩……估计又要挨训了。”

“怪我咯。”

没有电子游戏,就没有其他消遣影响孩子的学习?

花销不多,省事,还没有危险,只要能张弛有度,不算坏事吧?

“小彪,你觉得中小学阶段,筛掉的是哪些孩子?”

不待回答,金尚自顾自地答道:

“父母家长不管的,最容易掉队。别被个别所谓自我激励型的优等生给误导了,对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管教,远比学校的严师重要。爱玩是天性,适当疏导与合理控制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