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潜移默化(2/2)
“收视率百分之十九?”
这个数据,似乎很高,但横向对比,又有点不对。
经过朱主任的解释,金尚才了解个大概。
和十年前黄金档动辄百分之七八十的收视率相比,九六年初的这个数据已经很好了。开播录得百分之十三,峰值百分之二十七,而且观众留存率不小,收视率的总体趋势是一路走高。
可以预见,收视率长虹是大概率事件。
“搁在过去几年,是有望剧王的,今年不好说,年后有《三国演义》,还有下半年也有几部大制作上映。”
朱静筱如是说着。
和八十年代需要百分之八十以上收视率才能成为年度剧王不一样,那个时候,国内电视机少,电视台更少,翻来覆去也就几个台,想要换都没得换,一旦出现优质电视剧,万人空巷都不是夸张。
前世金尚出生得晚,听长辈们吹嘘进口日剧《追捕》,《渴望》和《我爱我家》等,店铺老板提前关门,出租车司机提前收工,就为了回家看大结局的时候,感触并不深。
在各地卫视台大批涌现,以及互联网分流的大背景下,能有两三个点的收视率,就足以荣膺年度剧王了。
九六年初,估计得百分之三十以上,才能成为年度第一。
上辈子,九十年代初播出的《我爱我家》,平均收视率就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一度掀起了都市情景喜剧的浪潮。
而金尚主导的新版本《我爱我家》,质量也不差,晚了三四年,文化背景也有较大差异,首日播放能接近百分之二十,在近两年的同档期作品中,已经是前五了。
『不能指望收视率百分八十的万人空巷,完结的时候,能够接近百分之四十,就很不错了。』关于这一点,金尚有自知之明。
如今并非央台一家独大,地方卫视不是每个省区都有,但也不少,和前世的九十年代中期,一家独大,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情况有很大不同。
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点虚,但没那么匮乏,如《我爱我家》这种题材的电视剧,比较受欢迎是正常的,但也不好过高估计其影响力。
见金尚寒暄了好几分钟,挂断电话,李萱好奇地问道:
“情况怎么样?”
“还不错,比预想的好一点,朱主任那边的反馈偏向正面。这次合作,应该是成功了,后面的一连串剧集,只要质量不差,应该能顺利播出。”
为什么这个时候金尚会将文创产品影视剧大类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电视剧,而不是电影,说白了,还是后者成本太高,变现困难。
和各地电影厂和影院打交道,金尚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实力。
待南大彪的院线初步具备一定规模之前,金尚不打算大手笔投入拍电影,让常棣兄弟那边找钱上项目就行了。
维持住规模,养活一大批专业人员,以待风起。
目前主要刷国民认知度的渠道,还是拍连续剧,上电视台。
正好,金家父子是多年深耕京城的土著,有些事比较好办一点,哪怕无法登陆综合频道,也能在京城本地电视台试水。《九鼎战争》这种题材比较新,偏离了幼教类,涉足青少年乃至于全年龄段的动画,就是在京城少儿科教频道试播大获成功后,才顺利推行全国的。
如今,各地方台在播出这部动画片的同时,绘心书店的漫画单行本和动画光盘优惠包在各地门店热卖,网络订购也节节攀升,证明了金尚稳扎稳打,哪怕是退而求其次,稍微慢一点,也能将投入连本带利收回来的策略,是正确的。
“情景喜剧,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严肃历史剧,是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大制作,漫画和小说产业,要靠线下实体回血,并投入巨资拍摄动画化作品,不求大赚,只要能提升IP影响力,推高其价值就够了。”
就好比《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先让孙悟空火了,然后推出猪八戒,沙悟能和唐三藏的故事,白龙马,二郎神,红孩儿,牛魔王等随后跟上,逐步扩大市场。
“一步步来,口碑需要发酵,传播得越远,开启下一步的时候,就越有人傻钱多的人来捧场。”
“你也学坏了啊。”
见女朋友也一副玩世不恭的口吻,说着有些促狭的话,金尚忍不住刮了一下对方秀气的鼻梁,
“在外面可别这么说,那是分享IP,共享价值,一起发财,而不是找冤大头。”
“我又不傻!”
李萱白了金尚一眼,没好气地抱怨道,
“那些人也是人精,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面子上过得去就够了,反正他们也没亏……”
“是啊。”
远的不说,就凭《我爱我家》这个架势,几万几十万的植入广告,宣传效果不亚于数百万的黄金时段广告。
以前是没渠道,没项目,只好花冤枉钱,搞大规模宣传,现在就没这个必要了,每年投几部都市剧,在老百姓面前刷一刷存在感就够了。
现在还需要以家庭,亲情和社区等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将来得往职场剧,校园剧,爱情片,都市类上靠。
“对了,得让老爹的制衣厂加大生产力度和投放效率,几部情景剧和都市剧里面的服装,大部分是他赞助的,还有《外来妹》里面,更是有大量优衣库的尽头,甚至就是直接作为背景设定之一而存在的,没有直接出现,但无不透露着巨大影响力的快时尚大厂。这要是火了,估计产能不够……”
门店不能通行全国,没关系,网上可以买,还有B2B批量订货,都不耽误。
如今还兼着代理外贸订单的制衣厂,今年下半年已经扩建增产了两次,不至于一下子就承受不住吧,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