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微调(2/2)
明天金尚和魏双萍上午就走了,接下来几天,今夕商城得由李萱和蒋龙携手负责处置,算是两人第一次挑大梁。
今夕电商的线下团队,除了同城速递,大部分是地推,兼职和临时工比较多,流动比较频繁,所以更加关注结果,看重效率,给了同样的钱,希望麾下的人手干更多的活,这是所处的位置必然的结果。
今夕文化走到这一步,说不得里面也有她的一番心血,自然不想让一些人摸鱼混工资。
这……也算是主人翁精神在激励她吧。
更何况,金尚还承诺过,未来会剥离O2O业务,由她来当总裁,锻炼与表现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
-----------------
娱乐圈的纷纷扰扰暂且抛在脑后,公司的诸多工作,也做了临时安排,各项应急措施也交代好了,第二天上午,金尚和李萱早早来到公司,稍后汇合了魏双萍和齐招云,去了机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加半个小时的车程,才到达了目的地。
二姑妈家的牧场,在阔连子海和捕鱼儿海之间的地带,往东南方向延伸。前世这两个姊妹湖,叫呼伦湖和贝尔湖,这个时候,北边的大湖,也被当地成称作俱轮泊,南边的捕鱼儿海是合流吞吐湖,两者都是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之地,吸引了不少想要领略大草原美好风光的人们前来旅游。
这地方,不管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宝地,真要是完全开发出来,价值不可估量。
抵达后,表哥张云鹰尽了地主之谊,接待金尚一行人去附近比较有名的小吃店品尝。
同样的东西,确实和在京城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别有一番风味。
中午休息了一下,大家坐着商务车,来到了大湖边转了转,看看一边是大草原,一边是波光粼粼,望不到头的荡漾碧波的美景。
九月初的时节,京畿地方早晚已经很凉了,中午还是有点燥热,北方的午后,吹着湖面袭来的阵阵冷风,已经感到有些寒冷了。
这里的气温,明显要低一些。理所当然,入目所及,绿意已经减退了许多,夹杂着枯黄的杂草,昭示着天气渐凉,寒冬步步逼近。
吹了一会湖风,稍微有点困倦的大脑,也清醒了许多。
张云鹰指着远方时不时低头吃草的羊群,被牧羊犬驱赶着,往水草更加丰美的地方而去。
“那些是你家的?”
见状的张云鹰轻轻摇头:
“不。靠近湖边大泽地带,旅游区和保护区比较多,管理比较严格,有少部分牧民在这里生活,一般来说,是有规模控制的,不准过度放牧,且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
“限制挺大。”
“听我父亲说,以前家里也在这边放过羊,后来,就往东边发展了。”
张云鹰解释道,
“这边的土壤肥力,比更东边的黑土地差一截,但也可以,就是需要施肥补足,且大规模发展农牧场,难免使用农药,且集中畜牧,水土污染也是个问题。”
“所以,这边……有限制,才往更东边发展?”
“那当然。”
表哥咧嘴笑道,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以前没得选,大家都抢资源,结果土壤退化,沙化蔓延,现在都知道应该保护自己的家乡的好山好水。”
最开始,二姑妈一家也想过去更东边,那边潜力更大,只是实力不足,人生地不熟,怕拿捏不住。
辽河,松花江,牡丹江等水系密布的黑土地,才是真正大显身手的地方,可要是没有实力,也玩不转。
在次一等的草原上发展,积蓄实力,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去更广阔的天地。
“上次,你说的……准备调整农牧场经营策略的事,定了?”
“这个嘛……应该是吧。”
张云鹰有些为难地苦笑道,
“你也知道,咱们这边的成本,似乎有点畸高了,从南美运过来的牛肉,成本比咱们本地还要低,虽然肉质似乎差点,但便宜啊。”
早期的跨太平洋贸易,基本都是亚洲出口基础资源和轻工业产品,进口电子设备,汽车,机械等,近些年,随着东亚经济有了起色,贸易不平衡的趋势也比较明显了。
说起一轮轮的外贸摩擦还不直观,就用简单的农牧业来做比较。
从东北港口运一船衣服鞋子帽子,去北美西海岸,回来的时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货物,只能空船或者半载返程,这对航运公司来说,肯定亏大了。
进口的彩电,手机,消费电子,奢侈品等填不满回程仓位,必须得有替代品。
找来找去,两种看似不起眼,其实利润极高,且方便运输的货物脱颖而出,那就是废旧报纸和草料。
前者运回来,对蒸蒸日上的东亚造纸企业来说,如久旱逢甘霖,抢着收,东南沿海一批跑船的商人,就是靠倒腾废旧报纸赚取了第一桶金,甚至是做大做强,成为当地首富。
至于后者,说多了可能会笑掉大牙,国内畜牧业的发展,使得青储饲料的需求急剧攀升,去年,国内的“饲料大王”,一度荣登国内首富之位。
由此可见,这一行做大了,到底有多么恐怖。
千里迢迢从美洲运送草料回来,有利可图,还供不应求,就这种情况,想把养殖成本降下来,那是天方夜谭。
家国渐强,黎民渐富,人口渐多,对优质肉制品的消耗量也急剧升高,难怪大洋对岸的粮食巨头会过来抢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