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合作意向(2/2)

走出一条新路,任重道远啊!

稍后,金尚又聊了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经典中秋词的创作历程,反正是能编就编,也没人会真的去调查是不是喝醉了以后才有的佳作。

节目的最后,屈南容、杨琏和金尚,各自念诵了一曲中秋词,对电视机前的观众送上祝福。

金尚挑了一首质量上乘,但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的七绝。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掉摄影机后,杨琏对金尚建议道:

“你这几年做的诗词也不少了,要不要整理一下,出一版诗集?”

“我?”

“比你差不少的很多后辈,都抢着发表,甚至不惜自费,也要享受一把当诗人的优越感,你……似乎不怎么在乎。”

“只是不执着,名气嘛,还是在意的,毕竟也得为自己代言嘛。”

“哈哈,说得好,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自信。等你整理好了,发给我,找人帮你推荐一下。”

“那就麻烦您了。”

送上门来的好处,不要白不要。

文人之间,商业互吹也是基本操作,让自己在文艺界的名声更响亮一点,也不是坏事。

稍后,有事的杨琏提前离开了,金尚和屈南容、朱静筱说起了关于合作的事。

“制播分离啊,国外比较成熟,但是,国内进度比较滞后,尤其是咱们,限制比较大,步子比较小,短时间内,还是不要指望。”

朱主任说得比较委婉,基本的意思还是清楚的,让金尚趁早放弃希望,地方电视台可能还有点希望,综合频道,甚至是其他存在感相对薄弱的频道希望也不大。

“那我能不能出钱租用你们的设备和人员?从上到下置办一套,实在是太花钱了,我又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创影视剧制作方面。”

“这个嘛,倒是可以。”

朱静筱犹豫了一下,还是勉为其难地点点头,

“事实上,咱们一些领域的工作量也是不饱和的,一线工作压力不小,但整体效率,其实不见得高。就好比今天的中秋晚会……”

说起这个,朱静筱脸上露出一副无奈嫌弃的表情,

“到底不是纯商业行为,有些事,不好多讲。”

“我……大概能猜到一些。”

“理解就好,别在外面瞎说。熟人社会嘛,逃不脱人情世故的束缚,哪里都一样。”

梅逢春参与中秋晚会排练,短短几天消息,就听说了不少真假难辨的“大瓜”,至于保不保熟,就不好说了。

稍后,三人说了点金尚手里打算推进的几个大项目,“三国”正在制作,“封神”和“隋唐”、“西游”准备期太长,投入巨大,一时半会不好启动,比较好商业化的“架空历史”,“现代都市”和“未来科幻”,就是合作的重点之一。

经验丰富的屈南容,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如何“租用”电视台的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制作成本,朱静筱也能提供不小的帮助。

当然,三人如此郑重地商议,肯定不是为了一些“空对空”的项目,为了磨合,首先需要几次“试水”打底。

低成本的情景剧,就成为不二之选。

首当其冲的,就是经过“本土化”的高口碑生活剧《我爱我家》和《家有儿女》,因为场景简单,成本低廉,两者完全可以共用套拍,剪辑后分别播出。

对于如何投机取巧,节约成本,经过了《大时代》三部曲的套拍后,经验丰富的常棣文化,还是有点优势的。

更让金尚满意的是,这两部情景剧,都能十分方便地植入广告,不仅能为今夕文化旗下的产品打广告,甚至有可能未拍先回本。

如果这两部剧都能顺利完成,反响不太差,制作续集是肯定的,金尚还准备借鉴《老友记》,将《爱情公寓》魔改一下,成为一部彻头彻尾的广告时装情景剧,为将来的网络视频打前站。

理所当然,常棣文化肯定也不能局限于低成本的情景喜剧,买一些畅销小说,漫画或者热点事件改编成电视剧,也是一个方向。

南家兄弟并不怎么想插手似乎格调不高的电视剧,将精力集中在电影上,可今夕文化的战略方向,更需要具备全民认可度的电视剧来推动。

聊了一会,吃了一顿工作餐后,金尚将屈南容老先生送回家,去接外面逛街的李萱,久违去看了一场电影,回去和父亲金时,母亲梅杏红聚一聚,说了会家常话,提前吃了晚饭,然后再次返回电视台,准备参加接下来的中秋晚会。

进入演播大厅,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举目四望,发现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

无聊之下,金尚摆了摆桌子上印着“相约今夕,天涯畅聊”的嘉宾牌,让上面印着今夕聊天的广告和公司LOGO更加醒目一点,然后抓着桌子上的橘子,想要剥一个尝尝味道。

结果……

“居然是道具,太抠了吧。”

无聊地将道具水果放回果盘,金尚正打算闭目养神,就见旁边一个身影靠近,然后不客气地坐下了。

“黄嘉鱼,怎么是你??”

“是黄嘉然,说了多少遍了,怎么还是记不住?”

来人嗔怪地瞪了金尚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这个位子本来没有安排人,待会我坐着,要给台上的表演者和工作人员打手势。”

“你这工具人,当得挺累,时不时还要客串一把热心观众?”

“那倒不用。”

黄嘉然解释道,

“直播过程中,有可能会出一些状况,需要我以及分布在会场的同事们随机应变。你放心,我们都是受过严格的训练的,一般不会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