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博德尔铁匠铺-制作金属盾牌(2/2)

基尔也觉得不行,毕竟铁料在锻造的过程中,都是呈一个发光的半熔融状态,此时这个金属还是保持着它的原样,没有半点融化的迹象。

看到木块燃烧的温度不行,博德尔铁匠让基尔先停下,然后用铁铲将火炉中的木块铲出,放在一边自然冷却。接着他给火炉中换上了黑漆漆的木炭。

“这个温度更高,再试试。”

木炭放进高温的火炉中后,就开始从边缘燃烧,基尔换个腿开始抬踩风箱。木炭先是受热冒烟,接着被涌入火炉中的空气一激,烟气断绝,但无色高温的光芒从木炭上涌出,直逼火炉的凹槽。

这一回,不知道多高温度的热量让石头凹槽中的金属渐渐软踏踏了起来,原来又坚硬又有韧性的一块块金属变得柔软。

博德尔铁匠夹出一块,发现这个金属已经可以加工了,但它却没有如其他金属那样发光,它还是原样,却已经便柔软可以加工了。

用厚实的一根短铁棒搅拌柔软的金属,它们纷纷随着铁棍的搅动变了形状。

博德尔铁匠思考了一阵,然后给火炉中倒入了一些煤块。

这些煤块倒入后,冒出了大量的浓烟,还好火炉的上方就是砖块垒成的烟道,屋子里倒是不呛人。

这些煤块受热后发出的温度更高一些。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金属终于无法维持它们原来的形状,纷纷半融化在了一起。

神奇的是,哪怕成了这样,这些金属在半熔融状态,依旧没能发光,变成高热状态,它依旧维持了自己银白色的金属本色。

“基尔勇士,你看这样可以不,这已经是我这边火炉能弄出来的最高温度了,虽然不算是完全融化,但半融化的金属已经可以进行加工。”

基尔也不停下腿脚,只是换了一个腿踩踏风箱:“你是专家,听你的。”

“我可不是专家,真正的大师都在城里面呢。好吧,盾牌就是那种卫兵们常见的圆盾吗?”

他可不想要圆盾,圆盾的各方面性能都比较平均,但他的盾牌主要是要在战斗中抵御凶猛的进攻,要提供远超于盔甲的防御力才行。

“要那种传统的盾型吧,就是那种上面平的,下面倒三角的那种。你知道盾牌的握柄是什么样的吗?”

博德尔铁匠笑了笑说道:“我虽然没有做过盾牌这种防具,但相关的一些学识,我都从家里传下来的木板画上看到过,放心好了,你是一个战士,想必盾牌的样子您心里有数,我打造的时候,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你指出来就好了。”

基尔点点头,也就只能这样了。

博德尔铁匠将石头凹槽夹出,将半熔融的金属缓慢的倒出在他的小铁毡上。

金属团热力惊人,基尔都能感到一阵窒息感。博德尔铁匠让基尔先停下,然后取来水桶,用湿布沾水后擦拭博德尔铁匠的头部。

铁匠的身上穿着一件抗热的石片围兜,所以只有头手需要防护热力侵蚀。

基尔不停的用湿布子沾水擦拭对方的头脸和手。这时候,之前的小孩抱着吃的和喝的回来了,基尔让他将东西都放在屋子门口就行了。

半熔融的金属团就好像是一团高热的橡皮泥,需要博德尔铁匠不停的用金属棒改变这团金属的形状。

金属棒与高热的金属团接触多了,它自己都发红热了起来,博德尔铁匠赶紧将它伸进另一个水桶里。

滋!

冰凉的水立即在与铁棒接触的地方沸腾起来,接着,博德尔铁匠再用铁棒压制已经开始冷却的金属团。

第一次加热,勉强将金属团做出了一个盾型。

两人匆匆的吃完饭食后,再度加热火炉,将勉强成型的盾牌原型半放进火炉中炙烤。哪里加热了,哪里就弄弄。

博德尔铁匠也不用铁棒了,他抡起铁锤,邦邦邦的开始敲击击扁臃肿的盾牌原型。

厚实而小的盾牌一点点的伸展开来,博德尔铁匠还将两块小块的金属弄下,说是等一下用来做握柄。

加热和敲击一直持续到晚上。

天黑后自然是不能工作了,关闭火炉,两人来到酒馆里,基尔请客,他和博德尔铁匠大吃大喝的回复因为高热所流的汗水,安抚饥肠辘辘的肠胃。

酒馆里的村民们看到之前活跃的基尔勇士来了,纷纷过来打招呼。有人好奇问起前段时间他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他们这个村子实在是无聊的很,每年也就只有丰收节的时候,有吟游诗人过来庆祝。能来酒馆里消遣的人,都是些渴望远处发生的各种故事的不安寂寞的人。

正好,基尔他有故事可讲,之前在村子里总是步履匆匆,现在他倒是不着急了,他就给酒馆里的村民们讲了之前在城里寻找到失踪的女孩的事情。

讲了一个后,酒馆里的所有人都求着他再讲一个,酒馆老板也提供了他们酒馆里最好的酒水。

基尔抿了一口所谓最好的酒水,觉得勉强可以,就将之前在肯德尔城里参与过的一个杀人案件说了出来。

当然了,他隐去了那位可怜妇人最后给他提供关于精灵遗迹的事情。有村民认识故事中那位嫁到肯德尔城的妇人,大家都对这位现寡妇的遭遇表示同情,有一些似乎年少时认识,并且关系好的村民,则一脸若有所思的脸色。

基尔不屑的哼了一下,他们有胆量走出这个偏远的村庄,去谁都不认识的城市里,找一位寡妇去接盘吗?如果是经常出门游历经商的人可能有这个胆魄和行动力,但这些可能只少许的出过几次门的农夫,他们肯定连人家的门在哪都找不到,就灰溜溜的回来。

而且基尔对那位妇人印象深刻,对方坚强干练的程度也不是普通人能受得了的。这帮村民就算真的将那位寡妇娶回了家,谁管谁那还是两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