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珠子(2/2)
“是二十枚灵石。”
陈求方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你买下了?”
第二次说同样的话,陈求方的语气却是完全的不同了。
“二十灵石买入道境的东西,侄儿还不至于这等愚钝,我没理那老道,便来了这边。还请四伯帮个小忙,遣个人情练达的族中兄弟,帮忙把那物件买来。”
“这不难。”
这要求不过举手之劳,而且陈求法也确实想瞧瞧,道白看上的这枚珠子到底是什么宝贝。
于是,陈求方抬手招来一个年轻修士。
“何劳,你去帮你十七叔把这事办了。”
这年轻修士是何字辈的行五的修士陈何劳,虽是道白的子侄辈,但却比道白还大八岁,二十出头的年纪,至今还没突破炼气,仍在入道境徘徊。大概也是天赋有限,家族不指望这孩子能在道途上走多远,便将其派到了陈求方身边,跟着学习坊市的经营之道。
虽然陈何劳修道天赋不佳,却是个伶俐的年轻人,马上应了声,笑呵呵地对道白言道:“十七叔,你尽管放心,侄儿这就可您把东西弄到手!”
这话听得道白反而有些不放心,怕陈何劳会使些不好的手段,平白惹出祸来。不过陈求方迅速看出道白的担忧,劝解道坊市中自有规矩,陈何劳跟了自己好些年,晓得这些规矩,不会乱来的。
道白姑且按下念头,同六伯煮了一壶茶,随口聊起来。
“六伯,快到年关了,往年我一直在山上闭门修行,也就每年除夕和元宵出来走动走动,许多规矩不甚清楚,这过年的时候,全族的修士是不是也要在山上聚一聚?”
“除夕夜是没这个规矩的,就是小年夜族中修士要聚一回,祭拜灶王爷。大年夜反倒是各归各家,同亲人团聚。当然,也有如八叔那样年纪大了,凡人子嗣都不在的老人,或是四哥那样不曾成家,父母又都不在了的,干脆就待在山上,和老祖一同守岁。”
不谈生意,陈求方还是颇好讲话的,也爱同人闲谈。
“但年初一是必得先去给老祖磕头拜年的,这事你可不能忘了,老祖还要给你们这些小辈包红包,要是运道好,老祖那天开心了,多赏你两个灵石也说不定噢!”
讲了没两句,陈求方还是露出了本性,马上就谈到了钱财的事情。
“那元宵节又有何讲究?”
“元宵节嘛,下菰城、乌程县,包括这座银泰坊,都是要大摆花灯的。家里也不会拘着族人,若是想去赏花灯游夜市,自去便是,家中没有什么讲究。”
江南的三节两寿,三节是清明、中秋和年节,两寿是开山始祖或中兴之祖的寿辰和丰泰神君飞升的大祭。
修士最看重的事三节中的清明,祭祀祖先、不忘传承,是各大宗门和家族修士们的大事,中秋和年节反倒因为修士长寿,凡人至亲难免先一步离去,并不太被修士们看重,尤其越是修为高深的修士,越是能体会到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心境,阖家团圆,凡人家里的寻常愿望,反而是他们难以企及的愿景。
道白父母兄弟健在,身边还有道紫和怜月,自然还体会不到这种心情,他问这些事情,还是在想着年关时能回家中看看,和家人团聚。父亲陈之与长兄陈洪固然让道白不快,但生母徐氏和长嫂张氏多年的恩情,道白却不能不报答。
他正想着年节的时光还有哪些人该去探望,陈何劳便回来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这个侄子便把事情办妥贴了。
“十七叔,您要的东西,侄儿一块灵石便拿来了,那老道真是会说,可惜还是说不过我,我一一细数了这珠子的毛病,他给我讲得说不出话来,只好认了这个价。”
陈何劳弯下腰,双手捧上那枚珠子,脸上笑容颇有讨好的意味。他大概也晓得,这位比自己还小的十七叔是个厉害人物,修为也好,能为也好,都不一般,而且又年轻,等求字辈老了,道字辈当家以后,陈家今后多半是要由道白做主的,于是便提前巴结上了。
“谢过何劳了。”
道白还是一如既往的客气,不论是邓百三这样的凡人,还是陈何劳这样的晚辈,哪怕是沈道云那样不给好脸色的人,他都能做到温恭自虚、以礼待人。
“十七叔哪里话,有什么事情,您一句吩咐就是了,但凡是侄儿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道白笑着夸奖了两句,接过珠子,和陈求方一起仔细端详起来。
“六伯可看得出这是什么妖物的遗留吗?”
看到这枚珠子,陈求方不禁微微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他还以为会是什么宝贝,没想到真就是枚入道境妖物的遗物。
“看起来像是什么离位妖物的东西,这离火气息,到与你正合。”陈求方说着,忽然怔了一下,“不过,入道境的妖物如何会有离火气息?入道还未炼气,自然不分阴阳,嘶——这妖物应该确实是入道境的小妖,但兴许有些不同寻常的血脉传承,否则如何会有离火气?”
这一点正是道白当时看上这珠子的缘故,他不知道那老道有没有想到这一点,但在大多数人眼中,这玩意儿就是个入道境妖兽的遗物罢了,品阶太低,不论炼丹炼器,都不会拿去做主料,而作为辅料,这玩意儿又显得太贵了些,抠门到骨子里的散修们才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
陈求方反复看了这珠子好几遍,最后无奈摇头。
“我是看不出来这珠子到底什么名堂,或许老祖和四哥会晓得,你不妨回山去问问。”
道白摩挲着这珠子,一边点头,心中一边有了更好的主意。
他不大想为了一个入道境的珠子去麻烦老祖和四伯,不如去震泽畔问问归妹,作为泽上贵种,她说不定能看出些眉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