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我就是故意馋他们的!(2/2)

try{ggauto();} catch(ex){}

然而,这几天观察下来,季鹤川的一举一动都让李富单刮目相看。

他处理事务稳妥有序,能够妥善处理各方意见,对机关的种种事务更是心领神会,无需他人多言,这哪里像是个新人,简直像是在机关里打磨多年的老手。

方方面面都无懈可击,确实对得起组织的信任。

李富单对季鹤川的初始印象也在慢慢改变,开始觉得这个年轻人还不错。

今天在李为民家的这一幕,更是让李富单对季鹤川刮目相看。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说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做事逻辑分明,具有独到的见解。

他能从小细节入手,精准抓住李为民的疏漏,展开有力的攻势,进退得体,目光犀利,确是个人才。

直到这一刻,李富单才真正从心底里认同了这位年轻的顶头上司。

相比李富单,魏伏民则不同,他从未轻视过季鹤川。

这不仅是因为季鹤川背后有深厚的背景,更在于魏伏民在日常的小细节中早已洞察到季鹤川的不凡。

一个刚离开校园、突然被提拔到高位的年轻人,通常难免会有些许自负和自傲,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展现自己,搞起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戏码。

然而,这些在机关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季鹤川身上却完全看不到。

自季鹤川入职以来,魏伏民未曾察觉到他有一丝一毫的自负和自傲。

他不仅没有特立独行,反而与同事和睦相处,对领导尊敬有加,对工作认真负责。

在处理事务之前,他总会先了解以往的工作惯例,并且对高科长的安排从未有过质疑或擅自更改。

在人际交往中,季鹤川的情商极高,即便是面对做事不靠谱的郭建军,他也不会居高临下地指责,而是巧妙地、委婉地安排,使得郭建军还对他心存感激。

至于处理刘科长一事,虽然表面上看似冲动,实则季鹤川已经考虑周全,顾及了各种可能的后果。

魏伏民事后得知,季鹤川在枪房从老秦手中取枪时,并未取走子弹。

仅此一点,魏伏民便觉得季鹤川的心思深不可测。

他拿着枪成功震慑了倚老卖老的刘科长,同时也间接警告了其他人,他季鹤川并非软弱可欺,今后若有人想找麻烦,可得三思而行。

由于从一开始就拿的是没有子弹的枪,季鹤川提前堵住了可能出现的恶意诬陷,将事件的性质降低到了一场发脾气的玩闹吓唬。

毕竟,是刘科长无理在先,当时好言相劝无济于事,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迅速控制局面,防止刘科长因情绪激动而导致事态升级。

事后,即便其他领导得知此事,最多也就是笑骂季鹤川狡猾,用一把没有子弹的空枪就吓住了胡搅蛮缠的刘养平。

当然,也有人会嘲笑刘养平胆小,被一个年轻人用“烧火棍”吓住,但几乎不会有人对季鹤川持枪一事过多指责。

在那个时代,许多干部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社会对枪支的看法并不像后来那么严峻。

不同的经历,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不同,最多也就是批评一句“下不为例”。

这次无伤大雅的批评,却成了季鹤川的一次独特亮相,让全厂的所有领导都记住了他,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让许多人意识到,这个人不好惹。

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毕竟,一个后备箱里放着狙击步枪的厅长,总会比一个不放枪的厅长更让人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