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天露寺;岐州刺史【已修】(2/2)

可天露寺,只是个小庙,别说化身窖,连浮屠塔都没有。

如何处理小沙弥的尸体,倒成了难题。

韩湘子问了他本人的看法,那游魂表示愿意将其自身尸首火化。

只不过,是希望在魂归阴山之后。

没办法,韩湘子只能先施法将其尸首保存起来,放在寺庙里。

好在三狐走后,这天露寺几乎荒废了,平日里鲜少有人来此。

把尸首放在此处,倒不会吓着什么人。

而韩湘子再折腾了一夜,终于能在天露寺睡个安稳觉。

……

岐州,刺史府。

这日,刺史周宴用完早膳后,便伏案在桌,批阅折子,十分勤恳。

这岐州,在大唐算不上上州。

只能是个中州。

故而,他这个岐州刺史,不比益州、扬州、幽州等几个上州,只是个四品官。

周宴今朝四十余七,宦海沉浮十余载,做到如今这个位置,也算封疆大吏,光耀门楣了。

辰时刚过,就有仆从进门来报:

“禀刺史大人,伍司马求见!”

“伍司马,他来作甚?”

闻言,周宴眉头一皱,有些不解。

思索了片刻后,看向那仆从问道:

“伍司马可带了什么礼品?”

“未曾备有。”

仆从摇了摇头。

“让他去正堂候着,本官随后就到。”

得知伍司马未备礼品,周刺史只当他来找自己是为了谈公事,便放下朱笔,吩咐道。

“是,刺史大人。”

仆从应道。

说完,就退出了书房。

却说。

这伍珩伍司马,自从上次答应了胡媚儿,要将凤翔府的东陌巷划给胡仙姑以盖狐庙后,便积极筹办此事。

为此,他今日就来到了刺史府,求见周宴。

对于像周宴这种清官,若是带着礼品上门,他反倒是不欢迎。

若没带,他还见你。

伍司马为官时日不断,一些官场上的讲究可算门清。

刺史府的仆从将他带到正堂后,又端来茶水伺候着。

这伍司马刚准备拿起一杯茶,润了润嗓子。

就见那周刺史着一拢绣有仙鹤的绯袍,佩金饰剑,大步走了进来。

周刺史身材瘦削,快到知天命的年纪,双鬓上了白发,但他浑身上下有股说不出的儒雅气质,令人高山仰止。

“下官拜见刺史大人!”

看到周宴进屋,伍司马立马起身,过来行礼。

“伍司马,不必多礼。”

“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本官府上,是有何事?”

周刺史自顾走到主位坐下,望了眼伍珩后,便直言不讳道。

在岐州,周刺史与伍司马不合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大小官员都略有耳闻。

故而,周刺史无需与伍司马客气什么。

大家有什么说什么,反倒是爽快些。

“确有一事,希望刺史大人抬手。”

伍珩沉声道。

“何事?”

周刺史挑眉一问。

“近日胡仙姑要在凤翔府盖座狐庙,来救济世人,造福一方,但是听说刺史大人叫人把东陌巷这个地方给看住了,不让动工。”

“下官此来,就是为了说服刺史大人准予在东陌巷兴建狐庙的。”

“若是刺史大人应允此事,下官感激不尽!”

伍珩略一沉吟,便与周宴道出了实情。

“本官以为是何事?原来伍司马是为了此事而来……”

“这东陌巷的来历,伍司马应该清楚,那是前朝谢太傅府上旧址,高祖皇帝当年巡视岐州时,还特意来此地瞻仰了谢太傅故宅遗风,临走时还叮嘱时任岐州刺史的左大人,要时常修缮此地。”

“如今,尚过去百年,伍司马就想为了修盖狐庙,拆了此地,不知是何居心?”

“难道在你眼中,那仙姑还能大过高祖不成?!”

闻言,周宴忽得一笑,让伍珩生出了不好的警兆。

果不其然,最后一句周刺史话锋一转,态度来了大转弯,直视自己,喝问连连。

下一刻,伍司马便浑身打了个寒颤!

他自认戴不了不尊高祖这个帽子,他气得拂袖而起,怒问道:

“周大人,你这是什么话?”

“本官什么话,伍司马不知?”

“这东陌巷不能拆,也拆不得!”

周刺史斩钉截铁道。

听得此话,伍司马一时之间进退两难。

他之前答应了胡媚儿,会办好此事。

但没料到,这周刺史如此难缠,直接搬出了高祖来!

对于高祖,他可不敢有半个不字!

此次,这伍珩本就是被贬出了京城,若再被人揪住把柄,之前的诸多努力恐怕要付之东流了。

“周大人,下官之前言语过激,还望刺史大人见谅。”

冷静下来之后,伍司马赶紧与周宴赔笑道。

面对伍司马见风使舵,周刺史倒习以为常,他面不改色,告诫道:

“伍司马,东陌巷一事还是休要再提,否则他日祸事临头,可就为时晚矣。”

对于伍司马与胡仙姑走得极近,周刺史的听说过的。

周刺史虽说是读书人,但对于鬼神还是有敬畏之心。

近些时日,胡仙姑之名在岐州可谓是如雷贯耳。

许多百姓皆言她是仙姑转世,奉了九天玄女之命,来度化世人。

真假与否,周刺史不得而知。

但是这胡仙姑确实为了岐州办了几场好事。

但若是于此,就因盖个狐庙,便让个东陌巷出来,未免太过有些逢迎趋附了?

此话一出。

伍司马脸色笑意一僵,呆在当场。

“来人,送客!”

见此情形,周刺史也不愿意与伍司马多谈,对外喊了句,就走出了正堂。

不多时,便有仆役走进,对伍珩伸手道:

“伍大人,请!”

伍珩心知周刺史下了逐客令,再待下去也没啥意思,只能悻悻然离开了刺史府。

更何况,周刺史最后那番话,值得他反复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