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韩非(1/2)

韩非,韩国公子,早年与李斯共同在儒家荀卿门下学习。

韩非有口吃之症,故不善游说,而善于着书。

韩非出生于韩厘王在位期间,成长于韩桓惠王治下。

此时的韩国,国小力微,而西边却有一个强大的秦国,正不断攻伐山东诸侯。

而列国之间,弱小的诸侯,正如鲁国,也没有逃过亡国的命运。

而齐、楚、燕、赵、魏,这五大国之间的战乱不止,各自又忧患丛生,可面对秦国之时,却又没有一国能够抵挡。

如此乱世,天下的局势其实慢慢已经分明了,群雄争斗,总有一日在这列国之间会有最终的胜利者享受无上的尊荣,与此同时,失败者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国破家亡,还有曾经所熟悉的一切都将被扫进历史的尘埃中。

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一座座的尸山血海堆积,无数人的性命都要埋葬其中。

西边的虎狼早已傲视群雄,而东边的列国虽然不乏英勇之姿,可不难发现他们的虚弱与疲乏。

我若为虎狼,则荡尽群雄,一览天下;人若为虎狼,则修刀兵,备甲胄,未敢言胜虎,但求可退虎。

在秦国军队不断攻伐,列国几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或为存续家国、或为夺取名利,一位位贤能之士游走于列国,合纵连横,妄图以列国之力共抗秦国。

在韩非有生之年,就见证了两次五国攻秦。

合纵攻秦,虽然在力量上足以抗衡秦国,可列国之间的纷争就代表着这不是长久之计,甚至正因为如此,攻秦也是败多胜少。

尤其是合纵之计,根本无法阻止秦国扩张,而列国只能一日日衰弱下去。

其根源就在于,天下诸侯,唯有秦国变法成功。

韩非早年虽师从荀子,可他治国的学说理念却是源于黄老之学,善于法家刑名之学。

身处乱世而思仁政,国家衰微而图治强。

韩非,这个才学已经站在时代顶端的人,虽孤身一人,依然为了挽救自己的国家,不畏险阻,不惧生死。

在认识到只有变法才能够使韩国富强,不惧秦国,韩非曾数次向韩王谏言。

可当时的韩国,外有秦国之危,内无贤臣良将,韩王与整个韩国庙堂,所求的不过是外能自保,内有尊荣,完全没有机会给韩非来一场商鞅式的变法,甚至就连申不害那样的术治也已经做不到了。

当时的列国,为了能够面对秦国的危险,往来诸国,多用纵横游说之士。

这些纵横游说之士往往空口畅谈,贪图一时之小利。

韩非认为这样的人对国家是没有益处的,可韩非无奈的是,空有一身才学的他,无力改变这个局面,就像他无力改变韩国灭亡的大势。

在韩非生命的最后时期,他来到了秦国,这个列国畏惧如虎狼,他视为大敌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