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为什么我没有想到?(2/2)
沈炼的回答显然不能让嘉靖帝满意,后者很清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晒盐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低,但最大劣势也就是成本低。
找个海岛就能晒盐,想查都没办法查,而且若是私盐充斥民间,那盐税向谁收?
而扬州盐商那边,私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查的,事实上大部分的私盐都是从那些盐商手里流出来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晒盐法的效果如何不太好说,但两淮盐场却是每年能提供至少七十万以上的银子。
如今的大明缺不了这笔钱。
思索良久后,嘉靖帝才做出决定,“暂且搁置,且待淮东战事。”
沈炼有些失望,但也没继续说什么,嘉靖帝看向了陆炳,“确凿吗?”
“确凿。”陆炳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遣派的人手已然回报,确有白莲匪徒混迹其中,煽动流民作乱。”
嘉靖帝眯着眼半响不语,沈炼突然开口道:“启禀陛下,去岁八月,亦有白莲匪徒混迹鞑靼军中。”
对面的严世蕃在心里嗤笑了声,现在谁都不敢在陛下面前提去年八月,这沈炼倒是真的不怕死啊。
果然,嘉靖帝面色愈发的阴沉,没有理睬沈炼,而是看向陆炳,“扬州盐商可牵涉其中?”
“尚无迹象。”陆炳犹豫了会儿,“陛下,扬州盐商大都是南直隶人氏,只怕不敢与北边来往。”
大江南北都有白莲教,但起事最频繁的是山西,而且早在二十年前就与鞑靼勾搭上了,俺答的兄长吉囊麾下就有白莲教徒。
沉默了片刻后,嘉靖帝挥了挥手,陆炳不敢再说话,带着沈炼出门。
没走几步,后头严世蕃快步赶上来,笑着说:“沈宗安在舟山可好?”
“很好。”沈炼面无表情的说:“周君佑、周君仁也很好,只是每夜都要磨刀。”
“大好头颅,大好头颅。”严世蕃哈哈一笑,几个月过去了,如今又成了体胖短颈的模样,“足下进献晒盐法,只怕多有人恨之。”
沈炼脚步不停,根本懒得开口。
但严世蕃接下来的话让沈炼脚步一顿。
“你觉得我是在说扬州盐商?”
严世蕃啧啧笑道:“也不知陈锐从李家搜刮了多少银子,数月间,舟山大兴土木,又招募新兵,曾有去过沈家门的商贾言,如飞来一城。”
“但不管搜刮了多少银子,也耐不住这么用啊。”
“靠皂块作坊,只怕难以维系啊。”
丢下这几句话,严世蕃扬长而去,而沈炼脸上神色不定,他心里也有数,陈锐是准备将售盐作为日后主要的收入。
沈炼去过大榭岛,很清楚那些新兵的待遇,没有充足的银钱,是根本供应不起的。
如果晒盐法推行,朝廷是不可能给舟山拨钱粮的,陈锐还能支撑下去吗?
沈炼没有去看一旁的陆炳,只在心里默默的问自己……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之前自己却没有想到?
是因为自己也不希望护卫军过于强大吗?
此刻的沈炼心中,有着痛心疾首,有着对自己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