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突围(2/2)
“他日若能返回北地,必要清算!”楼楠低低的如此说。
“那要先杀了严世蕃。”周君仁冷哼了声。
“杀了严世蕃,就够了吗?”
听见陈锐的话,周君仁恍然大悟,“还有严嵩。”
杀了严嵩父子,就能收复失土了?
陈锐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在心里嗤笑,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就如同沈炼、沈束那样,一切都是奸臣误国。
这样的大明,还不如当年的南宋。
两宋之交,中兴四将虽然也有乞和的张俊,虽然有“飞将军”刘光世,但终究还是有韩蕲王、岳武穆。
沈炼倒是私下……望陈锐为蕲王武穆。
但陈锐没有这样的想法,作为穿越而来的军人,忠诚的永远不会是一家一姓的皇帝,只会是这个国家,只会是脚下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
东城门被缓缓推开,一力坚持为先锋的周君佐第一个驱马出城,身后百骑随后纵马如飞,弯弓搭箭,密集的箭雨将不远处的数十鞑靼骑兵射落。
顶盔带甲的陈锐是第二批出城,右侧老哈,左侧楼楠,驱马狂奔,越过了周君佐,杀入阵中。
鞑靼军其实早就不是当年的蒙古军的作战方式了,除了弓箭之外往往是三人为阵,为首的使勾枪,既能杀敌,也能勾走尸体,两侧的同伴持马刀,是主要的攻击手。
陈锐仗着身着铁甲,顶着勾枪的枪头,反而将对面的鞑靼骑兵撞飞,手中铁枪横扫,轻而易举的破阵而入。
战阵之中,立尸之所,陈锐本该专心致志,但无来由的在想,戚继光、楼楠两位留名青史的名将能不能成功的遁走,应该是被扣在了鱼台的马芳能不能躲过这一劫……
这一侧,鞑靼只布置了千余骑兵,有陈锐、戚继光这样的将领在,全军上下也都知道,不死战,那只能等死。
千余明骑很快的杀穿鞑靼骑阵,迅速向东北方向驰去,这一侧靠山依河,鞑靼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下,在这个方向并没有布置兵力。
虽然后方有烟尘扬起,应该有鞑靼骑兵追来,但安山距离郓城不算太远,赶在敌军追上之前,千余明骑成功的遁入安山。
戚继光指了指东南方向,“我昨天走过,绕过两座山,有桥梁过安山湖,然后再北上,从安山镇过会通河。”
会通河其实就是运河的一段,从安山镇到临清,南接济州河,引汶水北达临清。
陈锐点点头,“遣派斥候,警惕后方追兵,也要查探安山镇。”
戚继光瞄了眼一旁的周君佐,才拉着周君仁、楼楠、老哈去安排。
虽然陈锐只是个把总,周家三子官居参将、游击、守备,但在今日戚通、孔壮赶来之后,陈锐已经实际掌控了军权。
这里面既有陈锐的当仁不让,选择突围,选择突围方向,兵力部署,一切都是由他做主。
这里面也有周家三子的愧疚,严世蕃的出现让他们确认,陈锐是被自己殃及的池鱼,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周君仁更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而后悔,他私下找到两个弟弟。
此人本就先后救周君仁、马芳,先后两次被周家连累,其老师沈束更是因为父亲被牵连下狱。
无论如何,也要使其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