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祖孙一体,荣辱与共(1/2)
最快更新冠冕唐皇最新章节!
当听到圣人表态并不会真的对西康出兵的时候,太皇太后心里本来是颇感欣慰,觉得皇帝虽然不免年轻气盛,但也缜密谨慎,并不会妄自尊大到罔顾现实的制约。
但她却没想到,这小子心里其实存着一个更加狂妄、凶险的念头,居然想要亲征青海!
因此在听完李潼的话后,武则天脸色便陡地一变,直接摆手摇头并语调坚决道:“不可、这绝对不可!”
对于他奶奶这一态度,李潼也并不感到意外。御驾亲征虽然听起来威风,但在现实处境中,却绝对谈不上是什么好事。
太过久远或是后世一些事件不说,单单近代中、前隋隋炀帝因好战亲征致使天下大乱并最终亡国,甚至就连本朝太宗皇帝,虽然在正式履极之前也曾有征战天下、大破隋末各方豪强的辉煌战绩,但在履极之后亲征高句丽,那战果也实在是一言难尽。
战争本就蕴藏着极大的凶险,而身为皇帝,不说文治武功有多么的辉煌出色,保障自身的处境安全便是对邦家社稷最基本的责任感。
因此当李潼做出要亲征青海的决定时,便知道一定会遭到强烈的反对,无论是朝堂中还是家人们,只怕都鲜有人会表示支持。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解释自己打算这么做的原因,武则天已经瞪着眼、一脸气恼的指着他说道:“天子自有居处,岂能轻易出入!你作这样的轻率之想,将家国安危置于何地?”
“我、请祖母容我……”
“不必多说!任你如何辩言,这件事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答应!青海得失虽重,但并不值得我大唐圣人为之以身犯险。哪怕社稷存亡攸关,仍需朝中所养士力慷慨捐身,君王只需持符守庙,与家国社稷共此兴衰!”
武则天一脸冷峻,不负往日的恬淡安详,甚至都恢复了几分旧年临朝称制的女皇风采,根本就不愿听李潼的解释。
只是在表达完自己的态度之后,她又握起了李潼的手,语调略有缓和,但意思却仍笃定:“慎之啊,你并不是一个狂妄慕虚之人,你祖母也并不是要阻你成就大事。往年社稷板荡、邦家动摇,全凭你奋力勇争,唐家天命才得以存续复兴。那时处境万难,不争则殆,舍你之外,宗家已经无人可以仰仗,为保宗庙不堕于地,所以要不畏凶险、以命相搏。但如今世道井然,兴治有望,绝对没有让天子复为亡命的道理!我虽然不知你具体谋计为何,但无论何种图计,需要我大唐圣人承担这样的风险,不如不作!”
“祖母爱我深切,恐我一身有失、摇撼社稷安稳,这一份深情,我当然明白。”
在低头听完他奶奶一通反对之辞后,李潼才终于有机会开口说话:“我之所以要作这样的构计,并不是妄自尊大、小觑凶险。至于我究竟是否需要亲往,这也并不是计议必须,仍在可否之间……”
武则天听到这里,神情才变得更加缓和起来,拍着李潼的手背闻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该去了。你是唐家的天子,并不是战阵的斗将。那蕃国的钦陵,于其国不过一介悍臣,于我国则边中巨寇,或是作恶猖獗、必欲诛之,你身为天子,若能趁时趁人,自当降敕遣众杀之,若时机不备、战士不勇,亦需暂作隐忍。道义之主若同巨寇争勇,这并不是威武煊赫,而是自甘堕落啊……”
“祖母所言,俱是至理。无论我有无炫耀夸武的私心,都应该闻道而止。但这一次亲身赴边,也并非只唯青海一事,更有彰我唐家天命、宣达内外王治章轨的意义。”
李潼刚一表示仍不愿意放弃这一想法的意思,便见武则天淡眉又是一扬,连忙又快速说道:“祖母请稍安勿躁,容我将胸中所计稍作坦陈,若祖母仍然不允,我自安居帝苑,不敢违背亲命!”
武则天眉头深皱着,但仍是强忍劝言,有些生硬的点头示意李潼讲下去,让人心里还是打定主意,不管这小子如何的巧舌如簧,只当他是放屁,绝不松口答应。
总算争取到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李潼将心中思绪稍作整理,然后才又开口继续说道:“先王创业肇基,内讨贼寇、外征不恭,至于天皇之季征灭高句丽,我大唐天威雄极一时。然不久之后,边衅复生,西蕃悍国挑衅青海,突厥余孽滋生漠南。而后三十年间,外不称安,内不称靖,盛极之衰、使人心痛……”
武则天听到这里,神情不免就变得尴尬起来。虽然圣人言中并不明说,但大唐在边事上的急骤衰落、她也的确是难辞其咎,虽然一些边事上的困扰早在天皇仍然在世时便已经暴露出来,可那时天皇已经病重、不能再正常处理军国事务,因此武则天也真不能厚颜辩解。
而等到天皇宾天后的边事衰落,那更是武则天羞于言及的一个话题,被圣人这么直接说出来,登时便低头沉默下来。
李潼讲这些,当然不是要跟他奶奶说旧账,所以相关话题也只是浅尝辄止,旋即便又继续说道:“我幸生于天家,并最终得继宝位,先人亲长们的荫泽、一身领受。既然承受了这样一份荣耀与重任,那开元新世社稷之所兴衰,则唯我一身、绝不能推疚于人。”
讲到言辞的技巧,李潼当然是个中高手。他奶奶态度这么坚决的反对他亲征青海,接下来无论他摆出怎样充足的理由,说服力都不会太高。
所以首先便要瓦解他奶奶的心防,故意提起这些旧事,让他奶奶心生羞惭,我虽然继承了皇位,但也是你们两口子的接盘侠,你们没有能力处理好的事情,现在都落在了我的肩上,而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把这些问题解决掉,让大唐重新恢复富强。
作出了这些铺垫后,李潼才又讲起他具体的考量:“过往年岁,内外事务不失才长担当,即便没有大的兴创,亦... --
最快更新冠冕唐皇最新章节!
创,亦可中道维持。但时入开元,恩长选拔可推重用的才力之士渐有凋零,后继者虽层出不穷、可以勇当事务,但想要独当一面、为国柱石,仍待磨练成长。青海之得失,所涉深远重要,非肱骨不能任之,但如今朝中诸士能当雄计者,仍是有欠良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