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一条鞭法(1/2)

第161章一条鞭法

中书省。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包括国朝的几位尚书在内,都认为……

只要苏闲确定离开大本堂,那么这苏贵渊泄露“印版”的罪名才能真正落实!

因为这,就代表了圣上的本意。

而今日一早,户部尚书李文泰就匆匆赶来,与此同时而来的,还有御史台的御史大夫陈宁、大理寺少卿赵庭、以及刑部尚书沈立本。

三法司齐聚。

至于李文泰前来,还是因为钞镜院应归属“户部”的事情。

“丞相,我们何时审苏贵渊?”大理寺少卿赵庭,其实颇有些无语。

苏贵渊已经被抓住,奇怪的是明明在大理寺,他们却没办法提审?

却见苏闲已经开口:

“我猜先生所要说的第三点,应该就是民收民解是国朝税收的一部分,如果民收民解要变,那么此后国朝税收之中的关税、盐税、乃至是田亩、徭役……等等各色税收,都会因此发生变化吧?”

……

“倒是还说起了一些事,不过也和苏贵渊的事情扯不上关系。”

开国之后的每一个策略,都是符合当下国情的。更不要说税收,乃是国之根本。

“否则,新钞才发行不久,就因为苏贵渊出现差错,到时候连国事都要大乱!”

朱元璋一愣,这真是李希颜要说的第三点?

“那就让他们看着!”胡惟庸语气果断,“圣上只是让他们看管,也没说让他们拦住三司问审!”

一边说着,胡惟庸起身,呢喃道:“官收官解?”

“立刻行审!”

“先不说官收官解实在荒诞,圣上根本不会答应不说!”

“其又和他的父亲有什么关系?”

“如此复杂之事,又要耗费多少民力?心力?”

赵庭再度说了几句心中的烦闷之语后,才终于说出了心里话,“今日苏闲,应该没有再替父求情吗?”

赵庭赶忙道:“可亲军都尉府的人看着……”

“真的?”

李希颜也看向苏闲,声音带着一抹疑惑,“如何简化?”

他们担心的就是这个。

与此同时。

他刚才之所以不打断,正是因为李希颜说的太对了。

“陛下今日又在大本堂,是不是真要等这《格物院年终总结》之后?可我实在不明白,明明是国事,又干这格物院什么关系?”

私事是私事,公事是公事。

终于,宫里的消息传出来了。

却见李希颜已经点头。

至于第三点……他正疑惑李希颜要说什么,苏闲却打断了的时候。

虽然他们并不认为,陛下会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受苏闲干扰,但空印案在前,还怕真有万一。

“不错!”

“此子难道真放弃了?”

“简化?”

“接下来,大明如何在繁复的税收里,能确保官收官解是可以满足国朝支出的,甚至能比此前更好?而不是比之前更坏。”

胡惟庸再度和他们商讨了几件国事后。

李希颜双手拱起,朝着朱元璋高声道:“陛下看在眼里,当知国朝改制,远远不是纸上谈兵这么简单!”

亲军都尉府亲自看管,圣上的意思到底是什么?现在也没个准确说法。

“再等等吧,今日圣上邀请很多人前去大本堂,也就没打算瞒着大家。”

胡惟庸知道,几人过来就是想探明白陛下的意思,三法司何时审理,这更是近期大事。

这一刻,连朱元璋父子,也不由得看向苏闲。

“竟然真的只是格物院的事情,没有求情?”胡惟庸一愣。

刚才他说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符合旧元废土,开立新国的同时,也正是因为朱元璋认为,能最大的发挥“钱粮”的效率。

实在想不通,胡惟庸这才看向刑部尚书沈立本。

“圣上让本相追查钞镜院院使,偷拿印版一案。三法司有权审问!”

“税收是整体,环环相扣,民收民解若变成官收官解,那么这里面的实物税定会发生改变,一环变,环环变。”

“审!”

眼看着他还要说下去。

苏闲则打断道:“的确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而是先生实在想的太多,也想的太复杂了。”

苏闲接过之前的话,继续说道:“其实就如我刚才所说,这两者……完全没有任何关联。”

“先生既然提出了三问,那我便用一个答案,来回答先生。”

“官收官解的根本目的……”

“第一、是让整個国朝收支的运转效率变高!”

“第二、是让国朝整个税收、支出过程更加透明!”

“第三、是让朝廷中枢,能更快的掌控地方。是让天下百姓,大明基层的千万胥吏,知道自己生活在哪里,在为谁做事——大明!”

连续说出三点。

李希颜却是一愣,因为苏闲说的那些,好像跟自己完全相反。

而其他看见这一幕的人,也是不由得愣住。

“说这些有什么用?可是阻碍就在那里!”李希颜再度喝道:“苏闲,直接说方法,而不是说结果。官收官解怎么可能做到这些?”

“如何做不到?”这一刻,苏闲看向朱雄英,甚至看向常森等人。

“还是以格物院来说,如果从现在开始,格物院购买所有的原材料,乃至此后建立房屋所用的木材、石材时,要从很远的地方运送……”

“若是依旧按照之前的方法,各店铺的掌柜自己负责。身为学首的皇长孙并不需要负责任何东西,只管收钱,这岂不就是大家所认为的民收民解?”

闻言,众人点头。

以小见大,正是如此。

“而一旦变成官收官解,按照李先生的想法,就是皇长孙自己出钱购买这些材料,包括不限于木材、石材、乃至布匹丝绸、山珍野味……然后将这些东西统统运到皇长孙手里,再根据个人所需,分发下去?”

“不错!”苏闲刚说完,李希颜就点头道:“正是如此。”

“朝廷每年的税收,除了粮食之外,可还有布匹丝绸、茶盐铜铁、这些涉及民生百货的东西,光是花费在路途上损耗,就不是一般数字。若是运送到京城……甚至不需要运送到京城,而是和税粮一样,运送到各省的户部府库。”

“然后朝廷户部,再根据每个地方县的所需,一个个分发?如此下去,要浪费多少?”

李希颜看向朱元璋,“陛下,税收若是如此,如何做到那苏闲说的方便、透明?”

“光是这一来一回,就得浪费多少?”

朱元璋闻言,默默点头。

而马皇后和朱标也是心中了然,这才是实话。

try{ggauto();} catch(ex){}

而苏闲看着众人的反应,却是心中暗道一声:果然!

人的视野都是有局限性的,正如此刻的税收方式,依旧还是以实物税为主,所以,他们下意识的就将官收官解想偏了。

而苏闲正是要勾出他们这些想法。

然后再强行纠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