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佛寺疑云佛法论辩(1/2)

月圆之夜前的这一天,法云寺内气氛凝重。虽然赵明一伙已经被擒获,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清晨,福尔摩斯独自站在舍利塔前,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塔尖。昨晚苏轼的话一直在他脑海中回响:\也许,这个预言中的某些内容,正是你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看来你也睡不着啊。\

身后传来的声音打断了福尔摩斯的思绪。他转身,看到宋慈正向他走来。

\确实,\福尔摩斯微笑道,\太多疑问需要解答。\

宋慈点点头:\我理解。不过,在今晚的仪式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哦?\福尔摩斯挑眉,\什么事?\

宋慈神色严肃:\寺中的一些高僧对我们的调查结果仍有疑虑。他们要求在今天下午举行一场佛法辩论,以决定是否允许我们参与今晚的仪式。\

福尔摩斯若有所思:\佛法辩论?有意思。不过,我对佛教教义知之甚少,恐怕难以应对。\

宋慈笑道:\别担心,主要由苏轼出面。不过,他们也希望能听听你这个'洋人侦探'的见解。\

福尔摩斯点头表示理解:\那我得好好准备一下了。\

正午过后,法云寺的大雄宝殿内,一场特殊的佛法辩论正式开始。殿内高僧云集,气氛庄严肃穆。福尔摩斯、宋慈和苏轼坐在一侧,对面是寺中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僧。

主持法明站起身,向众人宣布辩论开始:\今日之辩,为辨明真相,护我佛法。还请各位畅所欲言,以正视听。\

一位白眉老僧首先开口:\老衲先问苏施主。佛曰'诸法皆空',然施主却为一尊玉佛奔波劳碌,岂不违背佛理?\

苏轼微微一笑,从容答道:\大师此言差矣。佛法讲究'空'与'有'的辩证统一。'诸法皆空'不是否定一切存在,而是指万物皆无固定实体。这尊玉佛虽是有形之物,但其意义却在于无形。我等护佛,实则是在护持众生之心。\

老僧点头称赞:\苏施主所言极是。那么,不知福尔摩斯施主如何看待此事?\

福尔摩斯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在下虽非佛门中人,但以我的理解,佛法讲究因果。这尊玉佛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不正是一种因果关系的体现吗?通过调查此案,我们不仅揭露了阴谋,也让更多人理解了佛法的深意。这或许就是佛祖的旨意。\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众僧纷纷点头,对这个洋人侦探的见解感到惊讶和赞赏。

另一位老僧继续问道:\福尔摩斯施主言之有理。然则,你以理性着称,如何看待佛法中的神通与预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