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6)(1/2)

正好过几天就是十七,能跟着大家一起去县里,刘婆婆就开始收拾东西。

去不远处的竹林里砍了不少小竹子,做成竹条之后,就用【天工】技能得到一个背篓,又大又结实。

看起来毫无特色,正好给刘婆婆背着,又很能赚。

乡下人去县里,能卖的东西就那么几个,鸡子,山里的野货,还有各种肉,能做小玩意的也会做一些带去。

刘婆婆用竹子做了不少精巧的小篮子,里面都是准备带去卖的东西。

精心挑选六十个鸡子,五份晒柿子,两份新鲜小枣,还有三只风干兔,六张硝好的兔皮,四只刚长出小毛的兔子。

“刘婆婆,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去县里换点布头回来。”

大家都两手不得空,问候一句,礼数也就到了。

从天没亮开始,要去县里的乡亲们就聚在一起,走出大刘乡,到了官道,沿着官道路边一直走,就能看到县城。

这官道,单听的带着一罐官字,寻常人等,可不敢走在上面,能验证官道走,不必翻山越岭,就已经省了很多功夫。

大刘乡离县里比较近,乡正那有辆马车,天没亮从大刘乡出发,能赶上县里的早点。

刘婆婆跟着大家一起,一路上,只歇了一次,天大亮之后,就能见到县城。

进入县里有两条队伍,排的人不是很多,刘婆婆又被大家让到前头,很快就到她。

进县里不用花钱,从贴身的兜里摸出官家发的令牌,这是刘婆婆的身份凭证,凭着这个,才能进去。

“老人家,你进城所为何事,是探亲访友,还是卖些东西。”

接过刘婆婆的令牌,看到上面不一样的标志,今日当值的守正换了一副面孔。

“卖些东西。”

守正看了一眼刘婆婆背后的背篓,没说什么。

熟练将刘婆婆的令牌印下印泥,落在登记簿的一个格子里,又在后边印上买卖的字样,就让刘婆婆进了城门。

这可是在古代,哪有什么人身自由,等出城之后,刘婆婆还要登记一回。

守正会定期查验登记簿上的名字,有出有进,一来一回,两个名字,才作数。

刘婆婆知道,县里有一南一北两个集市,她没去乡里人惯常去的北边集市,而是去了南边。

交上一文钱,就能领到一个不大的摊位,说明这是官府允许的正经买卖。

刘婆婆将自己的东西一一摆出来,里边还有三把小菜,一大早摘的,又洗了干净,看着都翠绿。

摊子摆开没一会,刘婆婆就开张了。

“你这小菜怎么卖的?”

“都是三文钱一把,今早摘的,新鲜着呢。”

南边集市里,来小摊位上买东西的人家,偶尔能碰上大人家的采购。

正巧,刘婆婆遇上的这位,就是县丞家的。

“是不错,这鸡子呢,怎么卖的?”

知道自己大生意来了,刘婆婆赶紧打开一篮鸡子,递给面前的采买。

“三文钱两枚,这鸡子大,味道也好,卖的贵些,您瞧瞧,都是好的。”

“两文钱,倒也不贵,就是卖两文,也使得。你这柿干、小枣、兔肉都是怎么卖的。”

刘婆婆都按照原先想好的数报出去了。

“要我说,这个价,都低了,老人家要是诚心想卖,听听我的价,再跟我走一趟,见见我主家。”

听着这话,刘婆婆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意思,想暗中吃回扣?

青菜五文一把,鸡子两文一个,风干兔二十文一只,兔皮十文一张,柿干一文钱十个,小枣六文钱一篮子。

要是刘婆婆答应,跟着去见主家,这些东西,全都买下。

看着也不像是陷阱,刘婆婆收拾东西,顶多损失这一背篓东西,要是能成,以后就不用操心卖东西。

管事给的价格高,刘婆婆不用考虑,收拾东西,背上背篓,就就跟着一起去。

一路上,根据对方透露,才知道,他是县丞家的管事,等会要见的,就是县丞家的孺人。

县丞可是八品官,七品以下官员正妻都称孺人,这位实打实的官太太。

刘婆婆在这之前没见过大人物,搜遍原主的记忆,也不知道,只能按照自己猜测来。

管事把刘婆婆带到门房,就让人给她看茶之后,自己进去禀报。

“刘婆婆,快进来吧,夫人等着呢。”

等刘婆婆见到这位县丞家的孺人,发现果然是也是普通百姓不同,慢吞吞的放下背篓,正要跪下,就被叫停了。

“老人家,你可别折煞我,还请站着说话,我朝没有跪拜官员和官员家眷的规矩。”

刘婆婆能被孺人叫住,就是没准备跪下,这会一听,当即挺直了身子。

管事的请示主母后,就把东西从刘婆婆背篓中一一拿出来。

“都不错,那就按照我家管事给的价格,老人家有什么直接带来,等会去门房认脸,下次过来直接找我家管事。”

孺人不关心刘婆婆的信息,见她收拾的很干净,不像其他人那样手指盖里还藏着泥,又看了东西,就定下来。

全程没让刘婆婆说话,也没交谈。

“带老人家去拿一匹老棉布,咱们结个善缘,管事的,你安排下去。”

从孺人那出来,刘婆婆先去了这家店账房先生那,管事的当面又报了一次价格。

账房先生清点之后,给了条子,收下东西,又记下额外得到的两对小兔子,支了钱。

管事又带刘婆婆去库里拿了一大匹布,带刘婆婆去门房认了人,送到门口,才嘱咐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