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沉不住气时看司马懿(2/2)

喜欢装病是吧,那就真病了吧,让他死前受点罪,也是提前给自己报仇 。

(司马懿,忍人不能忍,能人所不能。)

嬴政看着司马懿的简历都觉得佩服,不管是赵国的经历还是登基后吕不韦和母亲的操作,都让自己体会到了纵使是帝皇至尊,也是有着诸多的无可奈何。

刘邦也觉得司马懿是个人才,至于篡位,又不是篡的刘家的天下,管他呢。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想当年自己在项羽手下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如今自己夺得天下,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刘彻更多的关注点看着临终托孤,自己地位稳定,别说大臣,就是诸侯国有几人有这个胆量和实力。

想起托孤就想起霍光,这小孩如今已经被接到了皇宫,与去病两兄弟相处的倒也不错。

杨坚对于司马懿的名声没有评价,做了就是做了,没什么好去后悔的。

就像自己哪怕是为了大义,天下改姓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也就是司马家后人不给力啊,都这么差劲。要是司马家也能出现个秦皇汉武般的明君,那史书可就有不一样的记载了。

如果隋朝代代明君该有多好啊!

(所以曹操有一首诗《龟虽寿》中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是专门为司马懿写的吧。)

刘备听着这句话,微微一笑,底下的士兵已经大声笑起来了。

孙权这边也是如此,看对手的笑话,今天得多加碗饭。

曹操气的脸色铁青,也没有多少精力骂人了,天幕未免太气人了,此诗绝不是为了司马懿所写,更不是在鼓励他。

大夫在外候着,预防随时看诊。

读过这首诗,知道这首诗是曹操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展现自身胸怀和抱负的都沉默了。

曲解本意,张冠李戴,后人是真会啊。

(司马懿从龙套到主角,忍辱负重50年,忍到了枯木再逢春,等到了星稀又月明,低到尘埃待花开,爬到会当凌绝顶。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

哪怕不喜欢司马懿,但是五十年啊,那是多少人的一生了,真的是太能忍了。

嬴政再次感慨,此人是真能活啊,自己原本的天命也只有49岁。

李世民点点头,这人再多忍一年,就和自己一辈子一样长了。

杜甫对于后人把自己的诗句用来赞美司马懿有些不满。

不管是在忠君爱国还是从百姓安居乐业的角度出发,杜甫都不认同此人。

相比而言,杜甫更推崇诸葛亮,对于司马懿也只有一句“仲达有忍渡劫尘”。

(司马懿的种种不好,但就修身和情绪管理这方面,能达到司马懿这个境界的又能有几人呢。这些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

一旁的士兵看着静静坐着的司马懿,也是不敢再多做什么了。

士兵文化不高,但也知道眼前这位是个狠人,自己好好看守就是,至于其他人要做什么,那可拦不住。

读书人对于司马懿还是更多的不认同。

不过天幕说的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若是司马懿的忍功自己能学的一二,日后官场行事也是受益良多了。